4518

资讯中心

实现资源共享,让优质课程资源覆盖每一所高校

2018-02-11 来源:弘成教育
导读:“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国家、社会与高校共同担负的重任。在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分配依然存在差异的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共享模式的崛起,为高校普遍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新思路。
 
三高校坐拥全国1/4重点学科,高校间优质教育资源差异明显
 
  多年来,“实现教育公平”一直是国家在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试图解决的问题。不过,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却阻碍了这一理想实现的步伐。据教育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2900余所高校,但在全国高校224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仅清华、北大、浙大三所高校,就拥有其中54个。相比之下,其他高校明显处于劣势,有些比较知名的高校仅有一两个重点学科;那些在教育经费和师资上都有所欠缺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更是难有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课程资源的分配不均,严重制约了这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并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林业高校组建资源联盟,“抱团取暖”的方式初见成效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依托网络技术打造线上课程资源,已成为我国高校开展优质教学的新途径。大部分“985”、“211”高校,都已结合自身优势专业,打造了各具特色且非常丰富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如果通过某种网络平台的形式,将国内顶级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汇聚到线上,供那些师资优势不明显、相对缺乏资源开发成本的高校运用在教学工作中,就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快速的开展高质量教学。
 
这种资源共享的关键,在于如何聚集优质课程资源,将资源与有资源需求的院校有效链接。目前,高校通过组建资源联盟,让优质课程资源在联盟成员中进行互补,成为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10所林业高等院校组成的“全国林业高等院校特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资源联盟的组成,让林业院校成员在网络平台中共享课程,不仅有效解决课程资源分配问题,同时还避免了同类院校课程资源的重复建设。
 
但是,这种院校自发组建的资源联盟,大多在研究领域、专业特色相近的院校群体中展开。其专业性强,准入门槛高的特点,限制了联盟成员和课程资源的范围,并不能满足大多数综合性院校的资源需求。
 
第三方资源联盟异军突起,或全面解决高校资源差异问题?
 
  教育者们能否组建综合性更强的资源联盟,帮助更多院校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组建大规模综合性“资源联盟”会更复杂,维护也要困难的多,其关键在于谁来引领这样的综合性资源联盟。在这个问题上,一些院校的选择值得思考。
 
  近年,中国人民大学、江南大学等11所“985”、“211”高校加入弘成教育组建的资源联盟,并授权于这家企业,将2300多门授权课程聚集于网络平台,供其他院校共享。这些课程内容涵盖文、理、工、医、法、教育、管理、经济、艺术等多个学科,其中国家级精品课件超过百门。武汉科技大学、渤海大学、山西大学等19所高校也纷纷加入资源联盟,长期从平台上引进资源,开展线上教学。
 
  为什么第三方教育企业组建的“资源联盟”,会得到这些名牌高校的青睐?首先,凭借较高的影响力,这些企业能够赢得不少高校的信任。如打造资源联盟的弘成教育,就是依靠近20年的网络学历教育服务,以及与上百家院校的合作关系,获得众多高校的响应,并迅速积累起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
 
  其次,多年为院校提供技术支持,让他们有能力打造“让院校放心”的资源共享平台。弘成教育打造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RSP”,就拥有超过100人的运维团队,保证课程资源的稳定、流畅;所有课件资源,都置存于曾在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中承担重要任务的国研网络中心机房,有效保证信息安全。
 
  最后,第三方创建的资源联盟,不涉及高校资源分配,只负责联盟的资源维护、课程质量审核、以及各方利益的平衡。在这样的联盟中,一切资源协调均可交给第三方处理,避免院校在课程资源的直接交涉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院校的青睐,足以证明这种独立于院校的第三方资源联盟,可在公平、专业、有序的情况下持续发展,有能力全面解决院校间资源不平均问题。
 
  通过共享生态打破“资源壁垒”,让优质课程资源惠及全国高校,无疑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有了巨大突破。但资源共享生态的长存,在于资源供给者与受用者的互惠互利,共同维护共享生态的平衡。只有在教育部门、院校和教育企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下,这种依托于教育信息化的优质资源解决方案,才能提升更多高校的教学质量,让优质课程资源覆盖每一所高校,让更多大学生享受最好的高等教育。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
关于谨防以“退费”名义实施诈骗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