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8

资讯中心

看弘成教育如何技术破壁,让教育更智慧!

2019-12-18 来源:弘成教育
  2019年接近尾声,相比2018年,教育行业凭借逆周期性的属性,在今年开始依赖科技力量深耕服务,孕育崭新的行业发展机会。

  先有百度在今年2月召开教育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发布了“AI+教育”四大产品;阿里紧随其后,在3月发布教育信息化产品“钉钉未来校园”;5月,腾讯将散落在6个BG的20多个教育产品重新梳理,正式发布“腾讯教育”。各教育赛道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进入了加速前进的新赛季和大浪淘金的新阶段。

  区别于互联网巨头凭借科技实力在教育智能化浪潮中的抢滩登陆,教育企业更擅长利用技术发挥自己的“数据长处”。

  去年9月,好未来向国内K12大数据精准教学服务平台“极客大数据”抛出C轮融资的橄榄枝,着手布局“大数据精准教学”。而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上,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也公开表示,新东方每年沉淀500万学生的数据,足以计算这个群体的习惯、状态,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智能化教学安排。以信息化技术和服务见长的在线教育老牌企业弘成教育,在网络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信息化、院校信息化、校企合作业务基础上,分别就个人职业技能提升和企业优质人才培养,启动了IT实训和企业培训业务,以此来打通各教育环节和学习阶段的数据壁垒,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大数据体系,驱动智慧教育生态链的建立,并推出了“让教育更智慧”的新服务理念,意在更广泛、更深入、更精准的满足学习者日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丰富“弘扬教育 成就人生”的时代意义和内涵。

  从各大教育企业的战略动态不难看出,“大数据”越来越成为教育企业抵抗互联网巨头瓜分、捍卫业务版图的必争之地。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31.3万亿元。而2019年以来,随着5G和物联网等技术日趋成熟,大数据技术应用成为教育企业技术破壁、加快智能化进程的核心。

  正如,上月 “2019第三届蓝鲸教育大会”上,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所说,5G和人工智能会是未来5到10年颠覆整个传统教育行业最核心的一环。而对于关乎在线教育企业生存的“获客问题”来说,除了新兴的短视频营销推广方式外,企业更应该聚焦在“教育数据的深层挖掘”。这并非黄波第一次公开强调“数据”对教育企业的意义。在今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面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黄波就曾表示,人工智能和教育结合的核心是数据。

  由此可见,“大数据”已然成为教育企业战略升级和深度服务割舍不掉的“执念”。然而,区别于互联网企业和资本进驻教育行业的大开大合,在教育行业快速奔跑的发力之年,原生教育企业如何借助技术的力量,最大化自身教育大数据的资源优势和价值,也成为众多企业迟迟越不过的大山。

  在这一点上,弘成教育的做法或许能引发更深远的思考。作为教育行业的老牌企业,弘成教育在全国建设标准化学习中心60余家,整合名校课程10000余门;服务院校100余所、网络大学生超1000万。依靠在线教育与生俱来的“科技基因”,弘成教育积累了庞大的教育数据,其中包括用户数据、用户画像、用户学习过程、用户学习偏好等等。在自有教育大数据的基础上,弘成教育组建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院,通过“大数据+智能算法”建立了一整套的生态体系,实现了数字化教务管理、智能化教学支持、个性化学习指导、动态化能力测评,为老师、学生、院校和企业提供了更加科技化、个性化和智慧化的新服务模式,打响了信息化时代、面向多元化学习需求的“智慧教育”之战。

   除了在战略层面的“智慧”布局,在实际落地层面,弘成教育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智慧产品研发和迭代,建立了涵盖智慧教务、智慧教学、智慧考试、智慧培训、智慧职业等领域的系列产品体系。以弘成教育成教信息化产品为例,利用大数据引擎和图像识别技术,该产品实现了个性化服务、消息通知多端触达以及毕业照片合规性AI检测,协助院校教学教务工作走向智能化。目前,弘成教育成教信息化产品已在120多家院校落地使用。

  从智能音箱到人脸支付,从智慧餐厅到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在过去5年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企业参与经济的形态和方式。而对教育行业来说,人工智能通过数据的驱动,也在持续革新整个行业的生态圈。2019年末,市场留下的年终总结是:资金加速流向头部领域,一路高歌猛进的教育行业,开始进入存量博弈和强者恒强的时代!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分享
关于谨防以“退费”名义实施诈骗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