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义务教育阶段应严禁收取“择校费”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7 19:05:10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向媒体披露,今年本市将首次把择校志愿统一纳入中考志愿填报,择校生将根据志愿按照分数高低由计算机统一录取,同时,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仍然实行“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三限政策。北京市这一措施的政策源头是七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工作实施意见》,而实施这一措施的本意,则是让择校行为透明化、公开化,同时也管住择校费的盲目攀高趋势。

  如果说,将高中阶段的择校行为合法化还有利于管理的话,那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则应该受到严格约束,广受诟病的择校费更应该完全禁止。但实际情形是,从小学开始,择校费就成为城市居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教育部门对择校费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义务教育的市场化已经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越来越难以驾驭和控制了,在不少城市里,初中择校费已经高达数万元,其增长趋势和幅度更是惊人。

  义务教育阶段收取高额择校费完全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政府负责筹措,既然如此,收取高额的择校费就是教育成本的“转嫁”,把原本属于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转嫁给普通市民,这不仅直接降低了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也损害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形象。可以说,在义务教育阶段收取择校费是典型的教育乱收费,理应在政府严厉禁止之列,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哪个部门出台严格的惩治办法。

  义务教育阶段收取择校费也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南京市审计局对12所中学的2003年度预算外收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收入最高的学校高达2551万元,最低的只有24万元,相差106倍,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义务教育两极化趋势日益严峻,富校愈富、穷校愈穷,富校门口挤满了择校生,穷校则只能眼巴巴看着生源流失,在我国现行就近入学制度的大前提下,这必然导致严重的教育不公平。而择校费带来的马太效应,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难度,穷区、穷校的教育升级面临着重重困难。

  义务教育阶段收取择校费还带来了教育腐败、权力寻租等一系列负面效应。择校费由于是预算外收入,其收取和支出完全由学校和基层教育部门决定,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于是为权钱交易大开了方便之门。近几年来,社会舆论对择校费的批评始终没有停止过,择校费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障碍,如果对择校费的危害认识不足或制止不力,就有可能加剧社会矛盾。 
 
  小学升初中在即,不少重点中学已经开始了国家规定之外的升学测试,少数学校已经开始限期收取高额择校费。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加大对择校费收取的管理和约束力度,确保义务教育的公正和公平。

出处:北京青年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