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版”刑法读本进中学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09:34:56
4月21日,成都武侯区20多所中学的学生领到了一本卡通版的刑法读本《走进刑法》。封面和插页的漫画人物、生动的法制小案例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不少同学更是抢着阅读书中青少年犯罪的具体定罪和量刑事例。
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检察长刘雄川说:“未成年人犯罪上升,一是社会的影响,二是我们的法制教育跟不上,甚至于在某些区域法制教育的缺失。比如,刑法教育在孩子14周岁以前,乃至大学以前没有系统明确的教育,但当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又要受到刑法处罚,对未成年人来说是显失公平的。所以,我们提倡刑法教育前置,组织编写了这本通俗易懂的卡通版刑法读本。” 据成都市五十中老师王国繁介绍,现在不少学校开展法制教育都流于形式化,一学期聘请一位干警做一次专题讲座,或组织看一次专题片就完了,这种简单的警示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青少年自我意识强、自律能力弱的思想现状了。
这本《走进刑法》读本包括四个栏目,分为“典型案例”、“案例分析”、“警示” 、“问题与讨论”4个栏目。选用的案例全部是14至18岁的青少年容易碰到的法律问题。比如当街抢夺、使用假币、拉帮结派斗殴滋事等,孩子们在阅读讨论的过程中很容易理解相关法律条款。
四川省社科院未成年犯罪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说:“最近我做了一个平昌县少年许某将爷爷砍死的案例分析。媒体在采访许某时,这个孩子竟然透露说自己最崇拜的偶像是本拉登,原因是拉登不说空话,会干实事。我们的法制教育不能再讲空洞的大道理了,首要任务是让孩子树立犯罪成本的概念,如果孩子不明白犯罪要付出什么具体的代价,很有可能是少年不识法滋味,以身试法。” 据成都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建介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持显著上升趋势。2000年成都市批准逮捕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750人。而2004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830人。未成年人犯罪呈现5个特点:一是侵财型犯罪处于首位;二是暴力化倾向加剧;三是组织化倾向明显;四是成人化趋势加剧;五是日益向低龄化趋势发展。
出处:新华网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