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与素质教育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09:35:40
陈向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教育与教学管理专家,现任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
一般而言,素质指学生在从事各项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主要涵盖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智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基础,体育是素质教育中人才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的保障,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否创设一种真正的理念、机制、环境与氛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中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受到教育,确立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从根本上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乐观、豁达、向上的态度。从总体上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不仅仅学以致用,而且还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传统教育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些许轻松与幽默,缺失诸多欢声笑语与神采飞扬;传统课堂的学生体验彻底摧毁了那些被“分数”打倒的“失败桎梏”者,不仅伤其自尊,而且也使其心理上失败,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生产”出大批倍感卑微、个性压抑的“精神侏儒”;传统教育的课堂把学生“模子”化,而并不能真正有效、高效地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学生天生喜欢成功,多次成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成功也是成功之母,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追求成功,而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则需要其追求成功并且确信自己能够成功这一前提。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应着眼于中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需要,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价值观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的教育、挫折教育、进取发展的素质教育、劳动技能的教育、审美教育等,用传统的精华为其奠基,用人文的环境为其培植,用现代的技术为其武装,用科学的理念引导其发展,采用知识激励法、故事激励法、辩论激励法、竞争激励法、新奇激励法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能够轻松地、得心应手地学习素质教育要求的各项内容,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文化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态度,使他们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审美等本领。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会拼才会赢”。“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善良只能以善良来培育,而美丽也只能靠美丽来滋润”。我们坚信,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对于学生如此,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于每一家教育机构亦然。让我们携起手来,帮助学生戒绝无所追求、自卑、悲观、退缩、被动、依赖性强、懒惰、马虎、浮躁、懒散、草率、浅尝辄止、粗心、畏惧困难、懦弱、得过且过、敷衍、管不住自己、死板、守旧等等不良特点,用我们的真诚、善良与美丽来培养他们具有崇高远大的理想、自信、乐观、积极、主动、独立、勤奋、刻苦、认真、踏实、专心、严谨、探究、细心、勇敢、坚韧、恒心、负责、自制力强、灵活、创新等等,打造素质教育的美好未来。
出处:中青在线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