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人大附中为学生营造数学梦工厂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09:36:40

  近日,有关中小学“奥数”班齐刷刷关闭,个别班更名改姓“卷土重来”的消息沸沸扬扬,引起了北京市民的普遍关注。大家不禁要问:学校要不要像工厂流水线一样,人为地制造出大批的“数学家”?记者为此采访了正在参加北京示范高中数学教学研讨会的特级教师、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刘校长说:“在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个性化的今天,只有因材施教,让学生突出个性,全面发展,才符合教育的趋势。”

  120门功课任选修

  高二学生:数学是美丽的

  刘校长带记者走进校园,原来这里的学生光选修课就有120多种可供选择,此外校内还有27个学生社团丰富着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记者了解到,该校有些学生对科学研究兴趣浓郁,学校为了支持孩子们全身心体验科研活动,曾破例同意5名学生走进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参与此项研究。结果孩子们不但没有落下校内功课,在研究期间做出的两篇论文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二等奖。

  高二学生小月说,她对数学课态度的转变缘于跟老师的一次聊天。当她辛苦沉浮于习题与试卷的海洋的时候,她的数学老师却像朋友一样提醒她:“学数学不是没完没了地做题,最重要的是掌握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小月顿觉醍醐灌顶。现在她说:“我喜欢数学。悟出了学习方法以后,我觉得数学是美丽的。”

  40分钟课准备60天

  教师:让数学给学生幸福感

  “轮船什么时段进港最安全?摩天轮启动3分钟后离地面有多远?2008年用天干地支表示应该是什么年?”现在,4这些新奇有趣的问题正是人大附中学生在数学课上热烈研讨的内容。记者看到,高一(11)班同学正在老师引导下用生活中的事例认识“周期现象”,学生们兴致盎然地用新学的三角函数知识自己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一位同学说:数学公式并不枯燥,它和生活紧密相关,我们喜欢学数学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世界,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到幸福,教师付出的却是艰辛的努力。就是记者观摩的这一节短短40分钟的高一年级数学课,任课的仇老师做课件就做了整整两个月!仇老师说:“上课时用的例子和电脑动画都要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天干地支是怎么回事?海水潮汐有什么规律?除了上网查阅,还要请教其他学科的老师。我在课堂上展示的课件只是全部准备内容的1/4,这样精选内容就为让学生能快乐、轻松地学习,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起应用数学的兴趣。”仇老师说,全面了解课堂中可能涉及的各种知识,这已是人大附中老师的一种习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人大附中除数学课以外,还先后研究了化学、生物、物理、地理、艺术等多个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习给学生留下幸福美好的回忆,让教学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力。”


摘自:北京晚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