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09:37:3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以后,引起了社会、高校、家庭的极大关注,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读报刊、学文件、出墙报、搞演讲、写征文等活动,而必须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围绕“转变观念,充实内容,改进方法
,创新载体,加强队伍”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把灌输式教育与平等式交流结合起来;把讲述道理与知识启迪结合起来;把行为规范与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把传统形式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提高实效,必须做到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
进入公寓
高校实施学生公寓制度后,随着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的变化,学生班级的概念在逐步淡化,学生宿舍的社区概念日益强化。传统的学生德育和管理工作载体很多将弱化甚至消失,宿舍、寝室成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单位。这既给学生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困难,同时也带来新的改革动力和机遇。因此,高校在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两点:一是要更加突出在公寓中开展德育教育,而不能从公寓管理中撤出;二是在努力完善学生公寓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建立务实、高效的管理服务机构体系。
进入网络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正面、负面兼有,总体上是利大于弊。因此,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趋利与避害相结合,管理与疏导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一是建立一批高校内的“红色网站”和“红色专栏”。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专题;针对教学、科研、生活等问题开设网上专题论坛;建立心理咨询讨论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网上教学。二是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三是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四是充分利用网上校长、书记、院长、处长信箱,解决学生反映的各种问题,加强学生与学校的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爱校情结。五是及时掌握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动态,保持健康稳定的校园社会环境。
进入社团
现在许多高校都成立了各类社团组织,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马列学习小组、书画协会、球类协会等,这些组织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有效补充,对学生的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针对这些社团活动影响力不够、内部运作缺乏监督机制的现状,采取积极的措施:一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社团多样化的活动纳入到校园文化整体建设体系中,在组织、场地、项目上加以保障;二是建立健全有关社团管理条例;三是重点建设培养一批社团,组织开展有影响力的活动,从而保障学生社团良性、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出处:南方日报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