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确认教育成本 治理“教育乱收费”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09:59:16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安亚人 宋英慧 

    我国的教育一直是国家财政拨款解决基本经费问题,国家管拨款,学校管花钱,作为非赢利组织,学校的会计工作是“花钱的会计”,只用货币量化投入和支出,而并未将投入与产出联系起来进行配比,将投入“对象化”开展教育成本核算。学校既没有成本核算的外在压力,也缺乏成本核算的内在要求。然而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科学量化学校培养一个学生的必要支出,无论对国家的宏观教育管理还是学校微观管理都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更是十分必要的。

    1.国家按照教育成本投入教育经费是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必要物质保证。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学校以教育经费不足为由向学生家长乱收费,也有的学校则确是因教育经费缺口很大而不得已另行收费。但是,在教育成本没有科学量化的前提下,“乱”与“不乱”没有一个明确的判定界限,上述两者往往均被视为“教育乱收费”,而被同等对待。应该说,国家对教育经费的必要投入才是治理乱收费的物质基础和保证,如果有了明确的教育成本界定,国家可按教育成本拨付教育经费,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再通过向学生及其家长收费来用于补充教育经费不足的理由就是不成立的。而国家难以保证经费投入的地区、学校适当收费补充经费的不足也应允许。我们不能“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有教育专家保守测算,10年来我国教育乱收费总额已超过2000亿元!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在国家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正是这些收费中的相当部分弥补了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这是老百姓为教育事业做的贡献。

    2.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界定与计量教育成本可以为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教育成本是学校在通常情况下培养一个毕业学生而发生的人力、财力、物力等各种经济资源耗费的货币表现,是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支出的最低或基本额度,因而是满足学校正常运转的基本资金界限。教育成本就如同制造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量。就公立学校而言,国家应该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资金投入。但是,在教育成本没有被科学界定和量化的情况下,国家向一所学校拨入的教育经费是否能满足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的需要,能不能维持“教育产品”的简单再生产,没有一个明确的、令人信服的衡量标准;应该拨入多少教育经费,没有一个可靠的遵循依据,使教育经费的拨付带有较多的随意性和受更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的林常德教授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为了办好示范校,上级部门给北京五中投资2亿元,给80中投资3亿多元,3亿元可以办30所初中了!这样的决策有什么根据,是否科学、合理很值得探讨。

    3.教育成本的核算与计量是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宏观管理的必要手段。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本来就不足,200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41%,远低于5.2%的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5.5%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通过教育成本的核算与计量,合理的界定培养一个合格毕业生的必要投入,可以为教育经费分配、教育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教育成本的确定不能全国统一标准、模式,要考虑城市、农村的差别,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差别,分别研究确定,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经费拨付机制。另外,有了合理的教育成本的界定,也可为高等教育的适当收取学费提供科学的参照。

    4.教育成本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就一所学校而言,教育成本的高低,反映着该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的高低。同样规模的同类学校,管理水平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高,会降低其教育成本,否则会提高教育成本。通过这一指标的横向比较,可以显示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利于调动学校提高效益的积极性,从学校的角度也应该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 

出处:现代教育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