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全球选副校长 海内外精英8人候选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1:11:50
“高等院校的理念在于以人为本,大学的主要功能在于人才的培养。高校培养一流人才的意义远远胜于专利、发明成果的意义。”昨(13)日,在四川大学全球公开选聘副校长述聘答辩会上,来自浙江大学材料化工学院的郑强教授呼吁,高校从事本科教育教师的价值应得到更多的认同。
据了解,川大在全球公选副校长,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截至规定期限,共有171人申报。其中,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9个国家的申报者37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浙江等23个省市的申报者88人;校内申报者46人。经过数轮评议推荐,8个副校长岗位按1比3的比例确定了24名述聘人选,其中,海外3人,国内校3人,校内18人。
在长达10个小时的述聘中,应聘者的述聘报告和述聘答辩精彩纷呈,新意迭出。
在回答有关对教育国际本土化认识的提问时,川大现任副校长孙卫国说:“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走向国际化是必然的。”“但从目前学校的情况来看,只有5%的优秀大学生能参与到国际交流中去。”他认为,“要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际学者到校开展相关国家的人文地理、经济地位等各种专题讲座,使大学生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陈爱民博士,结合西方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和中国高等院校的现状,提出应利用校友会的影响,广泛筹集学校发展资金,并建议学校采取以捐资人姓名设立各种实验室的方法,吸引更多的资金。在答辩中,她还用具体事例,阐释了采取制度化管理手段,使学校的财务经济更加透明、监督更有效的施政准则。
述聘答辩后,全体与会代表和评议委员会成员通过无记名填写民主推荐票的方式,推荐了副校长候选人。
教育部、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以及川大有关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述聘答辩会。 (记者尹晓华)
昨晚9时,经过近13小时的激烈竞争,8名竞聘四川大学副校长的参选者从24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下一届四川大学副校长的候选人。据了解,四川大学此次面向全球公选副校长,是该校实行全员聘任制的前奏,也是教育部鼓励并有意推广的人事制度改革举措,因此备受省内外高校界人士关注。
竞聘:24名海内外精英参加
据了解,今年9月初,川大成立了包括6名院士在内的25人评议委员会。随后向海内外发布公选8名副校长的公告,受到了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最终连本校的4名现任副校长在内,述聘候选人共24人。其中,在国外工作的3人,川大校内18人,校外3人。
论战:15分钟述聘10分钟答辩
在昨日的公开选聘副校长述聘及民主测评大会上,由校领导、各学院负责人、院士、杰出教授、中青年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组成的300名代表,听取了24位参聘者的述聘和现场答问。在每人15分钟的述聘报告和10分钟的现场答辩中,24名竞聘者使出浑身解数,现场时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结果:8名候选人决出
大会从昨日上午8时开始,晚上9时才结束,8名参选者脱颖而出,但评议委员会并没有当场宣布名单。据悉,此次民主测评的结果将作为胜出者是否担任四川大学副校长一职的重要参考。
川大党委书记杨泉明昨日称,“这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客观需求,也为学校干部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开了一个好头。”川大现任副校长孙卫国也告诉记者:“这么大规模地选聘校级领导,在全国还是第二次,之前只有西安交通大学做过。教育部鼓励这种人事制度的改革,今后有可能会在更多的学校推广开来。”记者了解到,教育部人事司也派人参加了昨日的述评会。
将来:可能公开选院长
川大党委副书记唐登学昨日表示,这次大会的投票结果还不是最终结果,对遴选出的候选人,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再报至党委常委,最后由国家教育部审批。“对没能当选的人,川大可能会聘为教授。”唐登学表示,如果结果理想,可能下一步川大各学院院长也会实行公开选聘。
花絮
英语突袭候选人
人事和外事职务副校长岗位竞聘,是昨日最热闹的,有教师代表直接用英文突袭鲍朗和石坚两位候选人。“请问你对教育国际化的看法。”一位评议委员用流利的英语“直逼”石坚。不愧是外国语学院院长,丝毫没有慌张,“教育国际化……最重要的是学校的管理、领导策略和能力。”另一位候选人鲍朗也“遭遇”了英语提问。
两位女性打擂台
评选中要兼顾性别,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的一句话,使得仅有的两名女性述评候选人格外引人注目。专程从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赶回来竞聘的川大校友陈爱民教授研究的是中国经济改革,她表示,“只有回到祖国,我才能把自己研究成果真正付诸实践。”现任四川大学校长助理、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的周学东教授选择了医学教育这个岗位作为自己的应聘目标。“作为四川大学的医学管理,既不能忽视了几所大型医院的经济收入又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上的突破。”周教授表示。
川大全员聘任制的前奏
“今天,8位副校长的公选,是四川大学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跨出的重要一步。”在昨日举行的四川大学公选副校长述聘及民主测评大会上,该校校长、中科院院士谢和平亲自担任了主持人。在中午短暂的休会时间,谢和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高度评价了此次副校长公选,并称“这也为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提供了保障。”
谢和平表示,实行副校长公选,改变了以往的高校人事制度模式及人事管理方式,变组织任命为竞聘者申报、述聘,大大调动了述聘人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次公选,全世界对川大的开放和务实有了全新认识。“此次川大直接把副校长职务拿出来公选,而不是中层甚至基层职务,而且一拿就是8个,力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就是为今后将逐步实施的全员聘任制提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学校人事制度的改革。”
对24名候选人在述聘时的现场表现,谢和平表示,“述聘报告讲得好,不一定干得好。因此,投票结果还将做进一步协调考虑。”他还透露说,预计在本月底,初步的副校长拟聘名单就将出炉,公示后可望于12月中旬正式任命。
出处:四川日报/成都商报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