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各地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1:34:31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地要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月20“公民道德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此外,在活动月期间,各地中小学校要至少开展一次“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主题班会、队会,参观一次爱国主义展览,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聆听革命老人讲一次革命传统故事,并通过主题演讲、知识竞赛、歌咏比赛或文艺演出等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要求,各地先后做出部署,均在省会城市或革命圣地举行了启动仪式,同时,精心组织“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如:

  河北省:

  河北省以“革命传统驻我心”为主题在华北明珠白洋淀举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通过开展火炬接力活动,对河北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如西柏坡、狼牙山、冉庄地道战遗址等进行一次大展示、大宣传。火炬接力活动从8月26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

  江苏省:

  江苏省结合新学年开学和新生入学教育,把《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工作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校风和校纪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江苏南京市教育局印发了《南京市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意见》,9月份,南京市通过组织一场民族文体活动、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倒计时一周年读书活动、召开一场全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开展一项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如与少数民族同学手拉手活动等)、组织一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设计(如班级环境设计、校园网中民族文化网页制作等)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广西自治区:

  广西自治区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开展“《守则》我遵守,《规范》我践行”活动,中小学校、中职学校每个班评选出一名当月的“遵《守则》、《规范》之星”。结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庆祝国庆55周年、纪念百色起义75周年,各中小学校广泛进行一次革命传统教育。

  湖北省:

  湖北省以“寻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搜集整理地方名人志士发奋进取、艰苦创业的美德和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搜集整理具有教育价值的民间文化,如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挖掘具有积极意义的风俗文化,介绍一种岁时节庆时期赋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等活动。

  四川省:

  四川省要求全省中小学校长在开学后向全校师生做不少于2小时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报告。还要求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五个一”主题教育活动,即:9月1日举行一次隆重的开学典礼;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教唱一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旋律歌曲;观看一部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影视经典片、资料片;开展一次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经典格言、诗词诵读活动。

  福建省:

  福建省将“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主题,开展“知我民族,爱我祖国”、“践行承诺,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小使者”、“争做文明小网民”,以及“城乡少年‘手拉手”’等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要与教育思想大讨论相结合,与扎实推进课程改革相结合,与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9月初,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教育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在首府举行了活动月启动活动,9月上旬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征文活动。

  广东省:

  9月1日上午,以“传承文明,培育新人”为题,广东省组织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广州市第16中学学生代表宣读向全省中小学生的倡议书。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将包括传统美德教育主题班会,公民道德宣传画、传统美德格言书法现场创作及签名,“做文明(诚信)中学生”演讲比赛等内容。

  陕西省:

  陕西省教育厅专门印发通知,明确了今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主题是“大力弘扬和培育延安精神”,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要与目前正在开展的“讲传统、讲诚信、讲守信,进行道德实践和创新实践”的“三讲两实践”系列教育活动融为一体;要认真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要组织学生至少举办一次主题演讲和主题班队会,开展一次学《守则》诵读比赛,观看一部优秀影片,举行一次歌咏比赛或文艺演出,做一件助残济困的好事,开展一次读书征文活动;国庆节前夕,各地、各学校要集中开展一次活动月宣传教育成效展示交流和总结表彰活动。

  贵州省:

  贵州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建立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长效机制,每周要安排1小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l次全校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今年9月,“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1)9月初举行全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2)在遵义会议会址举行全省中小学生升旗仪式暨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3)组织“2004贵州-关爱心灵小品进校园”巡演活动;(4)举行全省中小学生以“弘扬民族精神,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5)开展中小学生、教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征文活动;(6)开展文明上网活动;(7)举办“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读书活动。

  上海市:

  上海市科教委和市教委共同印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即:(1)“百万青少年巡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2)结合纪念上海解放55周年,联合举办“利用社会资源,加强道德教育--上海市民族精神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展示暨研讨会;(3)借助“东方电影频道”的特定时间段,重点播放反映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成果、弘扬社会新风尚的影视片,结合第五届上海学生电影节,组织“百场电影进校园、优秀影片百校行”放映活动;(4)“邓爷爷,我爱你”及“手拉手奔小康”民族精神教育活动;(5)“与上海同行--‘爱国-诚信’”教育主题活动;(6)以家庭道德建设和儿童道德实践为重点,举办“上海市第六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等等。

  北京市:

  启动德育资源库建设,今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为区县和学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提供服务。今年推荐100首歌曲、100部影视片、100本书籍。引导学生走进北京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博物馆,通过追寻历史的足迹,激发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9月25日将由三十五中学、中关村中学、北京第十九中学联合举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乐专场演出。



  浙江省宁波市: 

  各中小学校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为主题,以“中华民族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开展“中小学生特殊病例救助金”爱心捐助活动,“中华优秀传统经典名篇诵读会”等系列活动。 

  江西省: 

  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要组织好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南昌市委宣传部、南昌市教育局于9月上旬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联合举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 

  海南省: 

  海南省教育厅专门制定《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除在9月3日会同海口市教育局联合举行活动月启动仪式外,要求各地区中小学校在“九一八”73周年纪念日前后,对中小学生进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各校要举办一次全校性的学习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专题讲座。 

  天津市: 

  天津市将今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主题确定为:传承中华美德,争做文明学生,重点通过《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基础道德素质。天津市教委《关于组织好天津市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中要求,要组织道德实践,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五尊”、“五不”、“五远离”活动,即“五尊”:尊敬国旗、国徵;尊敬父母;尊敬老师;尊重残疾人;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五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不说谎话、不说脏话、不欺负同学。“五远离”:远离烟酒、远离网吧、远离迷信活动、远离赌博、远离毒品。 

  重庆市: 

  9月3日,中共重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