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停招”不实报道引发招生困局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1:48:12

作者:田金双 于镭斌
 
  2004年8月,在全国各高校轰轰烈烈扯开招生大旗的同时,一则有关部分成人高校是否具有招生资格的报道浮出水面。该报道一出炉就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很快引起人们对14所成人高校是否拥有招生资格的质疑。而后,一则声言该报道是不实报道的披露再度引发各方争议,甚而引发新一轮的媒体诚信危机,并使14所成人高校招生出现困局。

  风波乍起

  2004年8月1日,《北京娱乐信报》第二版刊登该报记者《教育部公布今年具有招生资格成人高校名单北京14所成人高校“榜上无名”》的报道,据报道“披露”:今年北京有25所成人高校具有招生资格,比去年的39所减少了14所,14所被取消招生资格的成人高校已无条件扩大在校生规模。报道还非常具体地指称,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南海业余大学、中共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工运学院、中国记协职工新闻学院、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纺织政治函授学院、北京市物资贸易职工学院、首都钢铁公司职工大学、华北电业联合职工大学、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职工大学、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职工大学14家成人高校在被“取消招生资格的成人高校”之列。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媒体披露的这则“猛料”,多家媒体立即跟进予以转载,顿时一场风暴袭击正在紧锣密鼓招生的14所成人高校并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倘若该新闻披露的是事实倒也罢了,然而该事见报翌日,教育部即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媒体的报道纯属空穴来风。

  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指出,某媒体报道的“教育部取消14所成人高校招生资格”的新闻事件完全失实。他说,部分媒体近日报道“教育部取消部分成人高校招生资格”并公布有关学校名单。经核实,这是一则失实新闻报道,“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14所成人高校被教育部取消招生资格”等内容是不准确的。

  8月3日,教育部便在网上发出“14所成人高校被取消招生资格的报道不实”的说明,并有媒体据此刊出《14所成人高校被取消招生报道不实》的报道。

  但不实报道带来的余波仍在继续……在媒体首次刊登此事的第三天,8月3日晚6时30分,北京电视台一套节目BTV1仍旧在播“教育部取消14所成人高校招生资格”的新闻。第二天,BTV1又马上通过字幕多次重复更正昨夜报道的这则新闻。媒体对自己的新闻报道第二日即予以更正并自行宣告失实,实属罕见。不仅媒体颜面尽失,也令公众无所适从。

  更严重的是,由于媒体这则不实报道在全国高校统一招生报名前半个月出炉,令这14家不幸入榜的成人高校招生计划大受影响。此前,各成人高校均为2004年招生投入大量经费进行招生宣传,而此则不实报道明显打乱了各校的招生计划,令各校元气大伤。

  据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高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原中国工运学院校办处长李华东透露,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每年8月15日即在全国各地开始报名,而此前一个月正是该学院各地的函授站投入经费宣传、招生的时候。此次“8·1”媒体不实报道事件的发生恰好是在该校招生宣传的关键阶段,因此,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与精力只因媒体这一无中生有报道的冲击化为泡影。李华东说,这则不实报道不仅冲击了学校前期形象宣传的效果,而且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招生宣传也会徒劳无功。尽管教育部及时下发更正通知,但学校的名誉已大打折扣。对于某些考生而言,质疑阶段还不知将在他们心中延续多久。

  空穴来风

  这则报道既是空穴来风,那到底起于何处?笔者为此展开调查。谈及失实报道出炉的原因,教育部新闻办负责人分析认为,“按照惯例教育部在7月22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发表了一版2004年具有高等教育成人考试资格的成人高校名单,但这个名单不包括经过教育部批准的专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成人高校。某些新闻单位就根据这个作出了推断:现在公布了可以招收学校的名单,那么把所有的学校拿出来一减去它,剩下的学校必定是教育部不同意招生的,记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推断就得出了14所不具备招生资格的学校名单。”该教育部新闻办负责人还特别举例解释,说明被列入“名单”中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中国工运学院不在教育部公布名单中的原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进行现代远程试点的成人高校,由于这个学校主要面向全国举办专科和专科起点的本科远程开放教育,所以不通过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但该校举办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招生资格是合法的,不存在被取消招生资格的问题。”“中国工运学院,这个学院2003年就经过教育部批准改为普通高校了,并且名字也已改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所以也不存在被取消招生资格的问题。”他强调要求,凡是刊登这一虚假消息的媒体,应尽快更正,消除影响。

  在中国工运学院(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该校校办李华东处长告诉笔者:首家报道此消息的媒体记者绝没有对我们进行过采访,而教育部有关部门也根本没有向任何记者说过“14所成人高校有问题”。据李华东处长介绍,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是针对成人高考考生公布的,其中14所高校不在此列应该说各有各的原因和理由,但无一例外均未被取消招生资格。譬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和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现在均属高职院校,招生对象是普通的高职生,可能今年这两所学校没有成人教育和招生计划。虽然学校职能已经予以调整,但并非如媒体主观推断的被“取消招生资格”。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语重心长,希望教育新闻记者在报道教育新闻的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深入钻研,他甚至无奈地说:“你可以不研究,可以不钻研,最起码要核实。我说了多次,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可以在报道之前核实一下,避免产生这种给记者本人和所供职的媒体都带来不利影响的失实报道。”

  媒体盲区

  很显然,媒体这则空穴来风背后的报道始于记者的主观推断。针对媒体之误,李华东语气沉重:通过与往年公布的名单相对照,记者就主观推断出北京有14家成人高校不在具有招生资格学校的名单之列,这显然是对教育机构不够了解作出的简单推理。

  据笔者了解,此次教育部公布的名单主要针对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并不包括普通高校里举办成人教育的机构。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同去年所公布的根本没有必然联系。年年都会公布这样的名单,但每年都会有变化。教育部今年公布名单时,已经在按语中明确了公布的学校是“具有2004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以及“参加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成人高校,可见名单所列学校是满足上述两项条件的。因此该名单就不包括经教育部批准专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不必“参加全国成人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成人高校,比如电大;也不包括更改职能不“具有2004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校,比如已改为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显然,记者之所以轻易作此推断,除不负责任没有核实之外,更源于媒体记者对名单的错误理解和对教育领域实际情况的不够了解。

  在高教领域,各类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远程教育、民办高校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对此许多记者或者搞不清楚或者知之甚少,有些跑教育口的记者至今仍只关注所谓“正规”高校,对成教、远教几乎还是“门外汉”。但成教、远教涉及到的办学单位、就学人群、社会层面却非常多非常广,绝不亚于普通高校。李华东处长的阐述可见一斑:“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要以业余教育为主,预计成人教育专科和本科招生1000人,同时函授分布在全国的函授站。本来函授招生的生源很不固定,如今经历负面影响招生情况必然不如去年。而生源造成的经济损失只能等到来年3月份成人高考之后才能确定。自从8月1日媒体报道之后,很多媒体纷纷转载。这场爆发性的空穴来风甚至让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向我们质询,委实令人心痛。”作为14所遭遇不实报道冲击的龙头学校之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共设45家分校,均采用网络远程教育方式,在全国成人高校中一直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不实报道列出的14所被取消招生资格的成人高校,第一所便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电大在其应对不实报道的郑重声明中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面向全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也是教育部确定的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中央电大主要面向全国举办专科和专科起点本科远程开放教育,招收对象主要是在职成人。中央电大颁发的专、本科毕业证书均得到国家承认,并由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对此相信许多媒体记者都不大了解。

  对新型与新兴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方式,媒体存在“盲区”,相关媒体和办学单位均不可小视。因为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事实已多次证明,“媒体盲区”造成的破坏性也是令人震惊的。

  招生困局

  尽管教育部已针对媒体的不实报道在8月2日特地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更正,并在8月3日进行网上声明,但报道失实给14所成人高校造成的名誉损失与经济损失注定难以挽回。不实报道以及紧随其后的转载高峰,让风波的效应迅速扩大。李华东处长多次强调,报纸的失实报道和网络媒体的更正,这两者的受众群体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交叉,但是谣言继续传递将不可避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毕竟负面影响比正面影响大”,李华东对严重后果十分担忧。

  为化解由此可能引发的招生危机,8月2日中央电大校长办公室便立即在自己的网站上刊出一则紧急通告郑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