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的通知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2:15:03
教社政函(2004)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直属各高等学校: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为适应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推进科研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我部决定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育部社科委)。教育部社科委秘书处设在我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教育部社科委是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级咨询机构。
教育部首届社科委委员的推荐、遴选工作业已结束,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聘期自即日起,任期四年。
请教育部社科委委员所在学校为其参加有关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附件:首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员名单
教育部
二〇〇四年六月十八日
附件:
首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员名单
顾问:黄达 厉以宁
主任:吴树青 北京大学 经济学
副主任:
章培恒 复旦大学 中国文学
张岂之 清华大学 中国历史
罗国杰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
曾宪义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
成员:
一、马克思主义研究 5人
1. 薛汉伟 北京大学 科学社会主义(召集人)
2. 杨瑞森 原国家教委社科司 马克思主义哲学
3. 梁守德 北京大学 国际政治
4. 逄锦聚 南开大学 政治经济学
5. 孙利天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
二、哲学(含宗教学、逻辑学)13人
6. 陈先达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召集人)
7. 陶德麟 武汉大学 哲学原理(召集人)
8. 楼宇烈 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史、佛教
9. 陈来 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
10. 罗国杰 中国人民大学 伦理学
11.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 佛教哲学、中国哲学史
12. 韩震 北京师范大学 西方哲学
13. 郭贵春 山西大学 科技哲学
14. 孙正聿 吉林大学 哲学原理
15. 俞吾金 复旦大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16. 童世骏 华东师范大学 西方哲学、伦理学
17. 张异宾 南京大学 哲学原理
18. 鞠实儿 中山大学 数理逻辑
三、经济学(含统计学)15人
19. 朱光华 南开大学 政治经济学(召集人)
20. 洪银兴 南京大学 政治经济学(召集人)
21. 吴树青 北京大学 政治经济学
22. 林毅夫 北京大学 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问题
23. 杜厚文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经济
24.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 西方经济学
25. 袁卫 中国人民大学 统计学
26. 李晓西 北京师范大学 宏观经济
27. 王广谦 中央财经大学 货币金融理论
28. 薛敬孝 南开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世界经济
29. 华民 复旦大学 世界经济
30. 姜波克 复旦大学 金融学
31. 史晋川 浙江大学 宏观经济
32. 胡培兆 厦门大学 政治经济学
33. 顾海良 武汉大学 马克思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史
四、法学 9人
34. 张文显 吉林大学 法理学(召集人)
35.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 诉讼法(召集人)
36. 吴志攀 北京大学 国际法
37. 陈兴良 北京大学 刑法
38. 曾宪义 中国人民大学 法律史
39.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 民商法
40. 余劲松 武汉大学 国际经济法
41. 黄进 武汉大学 国际私法
42. 吴汉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民商法、知识产权法
五、政治学、管理学(含图书文献情报学)11人
43. 郑绍濂 复旦大学 管理科学与数量经济学(召集人)
44. 王浦劬 北京大学 政治学理论(召集人)
45. 赵纯均 清华大学 工商管理、系统工程
46. 曹凤岐 北京大学 宏观经济管理、金融与证券
47. 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 商业经济管理
48. 王惠岩 吉林大学 政治学理论
49. 叶继元 南京大学 情报学、文献计量学
50. 邓大松 武汉大学 社会保障
51. 马费成 武汉大学 图书馆学与情报学
52. 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
53. 王乐夫 中山大学 行政管理
六、社会学、民族学 5人
54. 杨圣敏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召集人)
55. 马戎 北京大学 社会学
56. 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
57. 李强 清华大学 社会学
58. 周伟洲 陕西师范大学 民族史
七、教育学、心理学 7人
59.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基础教育(召集人)
60. 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学(召集人)
61. 闵维方 北京大学 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
62.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 比较教育、基础教育
63. 沈德立 天津师范大学 发展心理学&nbs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