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广东重点高校“公办新机制”招生叫停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3:18:36

   从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学院的孟丽将被分流到该校法学院继续本科阶段余下的3年课程。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去年广东首次推行的重点高校“公办新机制”招生今年全面叫停。该校去年以“公办新机制”的方式录取到的1000多名国际商学院的学生,也全部归入该校的5个学院学习。“公办新机制”是指鼓励公办普通高校通过自筹资金举办二级学院或校区,和民办二级学院以及民办学校纳入B线的招生录取。一般来说,“公办新机制”比原校本部招生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低,但收费相对较高,学生毕业后持有的文凭与校本部无异。“公办新机制”招生推行以来,为不少考生和家长看好,成了学生考试失利后的一个补救渠道。去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商学院等10多所高校均招收了“公办新机制”学生,且生源充足。其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学院在第二批本科线上录取,但因报考人数较多,生源质量高,分数线高达600多分。“这部分学生要么分流到该校各院系,按照普通生的情况来处理;要么还是按照‘公办新机制’当初的设想继续办下去,直到他们毕业。”5月30日下午,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泰岭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1个多月前,教育厅专门为此召开会议研究,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采取这两种办法解决问题。目前正在征求各个高校的意见,具体的解决办法由学校根据其实际情况决定。 

   据了解,今年,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改为独立学院,放在第二批招生,去年招收的学生按照原定培养模式进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学院则不再进行招生,对学生进行分流;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也停止招生。 

   张泰岭表示,采取以上两种方法能够避免管理上的混乱、减少摩擦,同时还保证了所有学生、特别是“公办新机制”学生的教学质量。他说,在今年的录取工作中,A、B线中的院校已经有所调整。全面叫停“公办新机制”是根据教育部政策进行的全国性的统一调整,为的是规范独立学院的管理。 

   分流过程中会不会出现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去年招生时就已经考虑到衔接问题,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去年招收的1000多名“公办新机制”学生,所属的法学、语言学、管理学、经济学4个学科,在校本部都有相应的二级学院与之对应。分流时,只要将4个学科的学生按专业分流到相应的英文、经贸、商务英语、管理和法学5个学院学习,就不会出现问题,将来颁发的毕业文凭也将与5个学院无异,生存一年的国际商学院将不复存在。在师资教学上,根据原有规定,国商学院的师资本身就是由这5个学院派驻教学的,因此,对学生分流后享受的教育并没有影响。 

   而把“公办新机制”的学生分流到其他学院,是否会因学生素质差异而影响教学工作?有关学校负责人表示,其实,去年录取到重点高校的“公办新机制”学生,有不少就是从第二批A线分数线以上的考生中招录的。实际上招生已经考虑到两批学生在教学上的衔接问题,这批学生的标准分与第一批学生虽然存在一些差距,但他们的部分单科的成绩不俗,一部分学生的总分甚至超过第一批分数线,两批学生原始分数的实际差异并不大。 

   其实,“公办新机制”在推行之初就在广东引发了一些讨论。 

   有媒体还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调查:41%的家长表示如果经济能够负担就可以考虑;20%的人认为这对花得起钱又想读好学校的人来说很不错;15%的在校大学生表示“公办新机制”的学生是靠钱才进来的,所以我们比他们优越;29%的高中生表示既然自己花了更多钱读书,就应该读得更好。 

   一些重点院校的校长表示,“民办新机制”不在于“钱收得多”,而是给社会各界更多读优质学校的选择。他们对“公办新机制”的学生在教学标准和培养模式上会有更加严格要求,“学生进来时水平不同,但学校一定要保证他们出去时是一模一样”。正是基于这一要求,学校会考虑对这批学生实行“双师制”教育,即在教学上有指导老师,在生活上又有辅导老师。这些学生所涉及的专业也都是学校“精挑细选”的,就业面较广,是社会急需的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但也有民办高校的负责人认为,“公办新机制”的出现对民办高校是一个冲击。毕竟,公办学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沉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有很强的品牌优势。而民办高校是近些年刚发展起来的,广东历史最长的民办高校也不过就10年的历史。调动各方积极性来加速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搞“公办新机制”,但是要兼顾到公办和民办两方面,民办学校本身就存在很多瓶颈问题,这样的措施让民办学校会“更加没有饭吃”。“但是,我们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民办学校会考虑从投入方面去提高效益。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民办高校效益更高,容易进行财力扶持。”一位民办学校的校长这样说。
 
出处: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