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专家:注重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有效对接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3:32:19

   高中课程如何改革?高中教育如何实现与大学教育的顺利衔接?4月25日,河南省高招改革与中学校长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全省120多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同河南大学的书记、校长面对面,就高招改革以及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脱节现象严重 

   教育部课程发展处处长乔玉全教授在研讨会上谈到高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问题时,讲述了他在长春市调研时遇到的一件事情:一位刚进入初中看起来十分瘦弱的女孩子,每个周末要参加4个补习班。当问到为什么上这么多班时,女孩子瞪着眼睛说:“我爸爸说了,现在是人吃人的社会,如果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就会被吃掉!”乔玉全感慨道:小小年纪说出这样的话,除了让人震惊外,还让人不禁发问:中学教育到底怎么了? 

   乔玉全接着又讲了两件事情:一次在法国考察时,他遇到一位“不知道怎么把鸡蛋弄熟”的中国留学生;另有一位学生进入大学时,其母把他的衣服逐一编上号码,这位学生就天天“按号穿衣”。有一天他不小心把号码弄乱了,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结果感冒了。“这是畸形的教育!长此以往,学生都要被异化!”乔叹道。 

   中学校长们普遍认为,这种极端的畸形现象,是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脱节造成的。 

   长期以来,中学教育对大学教育茫然,大学教育对中学教育漠然,彼此没有什么交流和沟通,这使得两者的关系相当僵化:中学只管输出学生到大学,而大学只是接受学生来读书。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李老师说,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脱节,使原本系统化的教育链条,被人为地隔断。 

   应试教育制约衔接 

   尽管素质教育是今后中学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但当前情况下应试教育依然是制约中学和大学教育衔接的瓶颈,追求升学率在一些中学依然是工作重心。 

   郑州市某中学校长坦言,不是学校不想实行素质教育,事实上学校也在尽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但是只要有高考在,升学的压力就会存在。“在教育主管部门来看,中学的升学率是重要的考核标准,”他说,“在家长们眼中,学校一年有多少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是他们送孩子上这所学校的首要考虑”。这样一来,高中校长的压力可想而知。 

   就这样,中学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升学率,大学对中学的关注是如何招收到更多的尖子生。事实上,大学对中学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大学的教学、特别是高考对中学的影响是无可避免的事实。 

   河南大学副校长王发曾向中学校长们敞开心扉:大学要了解中学的课程安排,适应中学的变化;中学也要了解大学的改革方向,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据了解,在国外,大学教育和大学招生模式一直是影响中学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学生心理问题凸显衔接必要性 

   几乎每一个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都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以前生活起居由父母包办,大学生活就不能这样坐享其成了,需要自己安排事该怎么做、钱该怎么花。另外,高三阶段课程排得满满的,大学“闲”得一周才十几节课,班主任对学生几乎不管;还有,以前自己是班里的尖子生,老师心里的宝贝、同学眼中的榜样,可在大学需要重新排座次,自己不优秀了怎么办? 

   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逃避现实,将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而这些打击一般包括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爱情问题、身体状况、家庭问题等等。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更让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河南大学赵国祥教授说,这些自我伤害甚至严重反社会的行为,表面上看是个人适应能力的问题,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在中学期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心理防御,造成大学阶段心理问题凸显,这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中的疏漏。 

   洛阳市吉利中学的薛副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说,高中生学习任务重,思想压力也比较大,缺乏心理辅导。进入大学后就会面临学习方法、生活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转变和考验,有的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导致心理出现问题,连正常的学习都难以坚持。他建议:“应增加中学生对大学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紧张心理得到缓解和释放。” 

   尽管大学每年都要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但每年都会出现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的事情。对此,河南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北生教授深有感触,他认为单从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而言,就必须实现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毕竟都是以培养心理健康的优秀人才为终极目的。 

   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需要从高中课程改革、学生思想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全面实现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 

   乔玉全教授指出,未来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将“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现代课程观念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开始,以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开始,以追求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开始”。对于学生的评价体系,他指出,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自上而下改变原有的单以学生成绩为尺度的衡量标准。 

   与会的高中校长们还提出,高中生进入大学将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大学与中学管理模式不同,学生需要适应从他律到自律;二是教学上衔接,从死学变活学;三是生活要自理。“这就要求大、中学校首先要在学校管理上、教学上、学生基本能力培养上实现对接,这既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 

   与会代表认为,高中和大学都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大教育的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树立现代人才的培养观念和现代教育质量观念。 

   河南大学副校长王发曾说:“中学与大学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教学改革提供鲜活的信息。”他希望有更多的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来研究中学和大学的对接。 
 
出处: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