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周济:解决择校问题与治理乱收费紧密结合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3:51:18

   民办教育有多种多样的实现形式,请问周部长,您认为目前实现民办教育具体的形式到底有哪些?在现在情况下,您认为今后哪些可能会发展的比较快?哪些逐步的消失掉? 

    [周济] 在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当中特别提到一条,第36条,注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多中形式发展民办教育。这对下一步发展民办教育非常重要。我们提出要积极探索民办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因为有不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资金来源,也有不同的资源来源,现在要把它组织在一起。因此,很难有一个很难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形式来规定中国的民办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在这里特别提出,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应该是多种形式发展的道路。 

    大家看到美国民办教育非常发达,实际上跟我们有些人想象的民办教育有很大差距,有些投资者认为教育是最后一块大蛋糕,想投资教育,希望有比较大的回报。我觉得如果要这样办民办教育,最后是办不好的。因为教育还是一个崇高的公益事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坚持说教育应该以公办教育为主体。我们政府从来没有提过教育产业化这种口号和思路,但是我们还需要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发展教育。因此,我们允许回报。既然允许回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动机来办教育,因此就产生不同的形式来办教育。

    我们提出一条思路,允许大家来探索,允许大家来实验。在这次《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当中为探索和实验留下了比较大的空间。总的想法是这样,教育还有很大的潜力,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力量都来关心教育,都来支持教育,都来办教育。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公益性这样一个基本特性,不要指望在这里有很大的收益和利润。

    在民办教育发展当中还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我们可以用慈善事业的形式、用捐赠的形式,这种投资者比较少,这跟国外有很大的区别。这是最好的一种办民办教育的动机和形式,我们应该积极鼓励。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家们越办越好,越办越大,从他们的财富当中拿出一部分来支持教育。

    现在还有一个不利的情况,民办教育优质资源远远不足。像美国的民办高等学校,特别是名牌的民办高等学校,都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是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现在大家都很急,也不允许有这么长的发展阶段。因此,有的人有钱办教育,但是缺乏办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教师、课程等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在《振兴行动计划》和《条例》当中都明确提出来,鼓励社会力量和现有的优质资源结合起来。

    在民办教育问题上,我们允许大家多种形式、共同努力、共同发展。 这里面有一个新的问题,不仅高等教育可以走这条路,在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都允许进行这样的探讨,甚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也在积极的推进这项工作。为什么这么说呢?公办学校不允许转制为民办学校。但是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还有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性要求,公办学校很难满足每一个人的选择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所谓择校。解决择校问题是跟治理乱收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义务教育阶段我们明确提出,公办学校是不择校的。公办学校一择校,就形成了不公平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努力促进公办学校的均衡发展,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的需求。但是绝对的均衡也是不存在的,其实很多同志还希望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个时候怎么办?允许择校,这时候就可以择民办学校。民办学校要想办得好也很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把公办学校的优质资源和社会资本结合起来,实际上这个社会资本更多是依靠家长的高投资,加在一起可以变成义务教育阶段供择校的民办学校。

    我们下一步要千方百计消灭薄弱学校,不断提高公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促进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准备办一些民办义务教育的学校,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更高的选择性的要求。为了办好这些民办学校,允许一部分著名的公办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参与到这些学校当中去,但是在这当中我们明确规定界限。 总的来说,积极的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使民办教育发展迈出更大的步伐,形成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大好格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新华网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