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陈至立:加强基础研究 提升始性创新能力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3:54: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3月16日召开第五届全委会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在会上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极大提高,基础研究要为我国全面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作出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陈至立充分肯定了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18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她说,自然科学基金会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要方向,实施人才战略,坚持管理创新,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文化,机制不断健全,影响日益广泛,声誉日益提高,为促进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提升科技、经济和国防实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陈至立指出,基础研究是实现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是高技术的先导和源泉,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至立强调,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提高对基础研究战略地位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自然科学基金会要深入研究基础研究的规律,不断完善和发展科学基金制;要把人才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培养和凝聚高水平科技人才;坚持体制和管理创新,提高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水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发挥基金的导向作用和基金会的咨询作用,为推进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创造一个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才智充分涌流的良好环境。 

  周济充分肯定了自然科学基金对教育的推动作用。他指出,长期以来,高校的科技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促进了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2003年,全国高校科技经费(理工农医)超过240亿元;高校获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965项,占项目总数的78.1%;获重点项目146项,占项目总数的57.0%;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02项,占总数的64.2%;获创新研究群体11项,占资助总数的54.2%。 

  在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中,高等学校也肩负着重要使命。周济强调,高校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统一,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我国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步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周济建议加强三方面的合作:一是积极推动高校进一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尤其是重点和重大基金项目,共同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二是以高校国家科技创新平台为主要依托,以凝聚并稳定支持一批优秀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为主要任务,积极探索“高校创新团队”联合资助方式和“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合作途径。三是在推动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尤其是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方面加强合作。 
 
出处:中国教育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