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成”高教:可否“并轨”?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3:57:09
高教改革为“并轨”提供契机
我国高等学历教育主要分为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两种形式。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承担职前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承担职后教育,这种以学生年龄和就职与否为界限进行分类管理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据我们了解,类似我国的这种高等教育划分形式,在国际上是不多见的。”今年两会期间,浙江省副省长盛昌黎等全国人大代表表示,我国加入WTO后,高等教育为更好地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必须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管理,保证质量。
“普”、“成”两种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校设置、招生管理、教育质量、文凭发放等方面实行不同的体系标准,但同一层次学生毕业后的待遇是一样的。“应该说,我国实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按不同形式进行管理,对满足80年代前后在职人员的求学愿望,特别是对‘文革’结束后一大批返城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学历补偿,产生了积极作用。”盛昌黎说。但随着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人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普通高等教育连年扩招,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源逐年减少,招生逐渐困难;由于生源减少,“成教”的招生触角伸向了应届高中毕业生,“成人学生”低龄化;“普通”与“成人”高等教育长期实行不同形式、不同标准、不同要求,但是学生毕业后待遇相同,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公平性矛盾日渐凸显。相比较而言,成人高校设置标准过低,办学条件不足,入学分数线偏低,质量难以保证,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越来越低,发展前景渺茫。
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实行的一系列改革,已经为普通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并轨”管理营造了氛围、提供了条件。如:普通高校实行收费上学、不包分配,而且从2002年开始,高校招生取消对考生年龄、婚否和就业情况的限制,只要考生通过入学考试,并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坚持全日制学习,都可跨进高校的大门。“这说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已发生根本的变化,其覆盖面延伸到了成人,成为一种面向全社会公民的学历教育;同时,从今年开始,10多个省市实行高考自行命题,以适应各地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这为‘普通’与‘成人’教育实行‘并轨’管理提供了契机。”盛昌黎说。
“并轨”的关键在于如何管理
盛昌黎等代表建议,应尽早全面实施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并轨”管理,促进高等教育的内涵扩张和质量提高。鉴于全国各地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情况不一,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分类指导。可以选择部分地区作为改革试验区,通过实践和探索,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
“并轨”管理怎么管?代表们提出一揽子建议:
调整本专科招生计划管理办法。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不分普通计划和成人计划,归并为一种形式。改直接计划管理为间接调控。国家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监测体系、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规范办学管理体系,加强对高校的年度统计监测和不定期的教育质量评估检查。
统一高等院校设置标准,对现有成人高校进行调整。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高校对同一专业、同一层次的学生,实行同一质量标准。普通高校可与有条件的办学机构开展异地联合办学,运用函授、网络、卫星视频传输系统等媒体开展远程教育,方便在职人员学习,但办学手段的变化不能降低质量要求。
《教育法》对成人教育仅作了框架式规定,实行“并轨”管理,要积极总结经验、摸索规律,进一步充实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使《教育法》更符合时代的特点,更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数据]
2003年全国报考成人高校的考生总数为396.6万人,比上年增长仅1.17%,相对于2002年16.3%、2001年9.7%的增幅,不可同日而语。据统计,浙江省报考成教本专科(高中起点)人数,2002年减少近10%,2003年减少35%;“普通”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比从1998年的1誜1.21,下降到2003年的1誜0.57。
据教育部统计,2003年参加成人高考的考生,25周岁以下的249万人,占总人数的63%,其中20岁以下的考生102万人,占总人数的25.7%。
2003年北京市报考成人高校的考生中,有超过3/4的人不足25岁,并且未从业考生占了考生总数的1/4。
浙江近3年成教新生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占总数的比例平均为63%,25岁以上的仅占5%。
中国教育报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