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讲诚信应先健全机制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4:04:45

    尽管有九成大学生认为诚信很重要,但在自己的实际行为中却依然忍不住要“拖欠贷款”、“简历注水”、“考试作弊”……东华大学团委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诚信居然只是大学生的一种“理想主义”,并非他们的实际行为。专家认为造成意识与行为距离甚远的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因素,也有教育因素,因此全社会形成一种健全的诚信机制必不可少。 

    调查:诚信观念与行为错位 

    调查显示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还贷,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第二是考试,虽然同学们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另外,不少同学承认自己曾做过早锻炼代人签到、迟到旷课、作业论文抄袭、简历灌水等等不诚信的行为。 

    还有28.57%的同学明确表示,“诚信”两字只是纯粹的理想,难以真正实践,比如说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自己为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觉地会夸大简历、伪造获奖情况等。虽然在他们主观意向上觉得诚信很重要,但社会竞争迫使他们选择了投机取巧。 

    分析:拜金、利己和从众心态是主因 

    诚信行为缺失的原因在哪里,该调查也专门透视了大学生的心态,归纳出主要原因: 

    有73.21%的同学认为失去诚信的主要原因是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滋长,在巨大的物质利益面前,诚信有时似乎成了一种负担,远没有金钱利益来得重要。 

    有58.64%的同学认为“从众心理”是他们不诚信的原因,很多人不能以冷静的头脑来明辨是非,而是随波逐流地跟着别人走。 

    因此当他们看到别人作弊或是注水简历时,也常常会效仿;甚至觉得别人既然都这么做,自己一个人诚信也不会得到更好回报。 

    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诚信缺失,与诚信教育淡化有关。因为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事实上学生的思想最容易被外界所左右。 

    对策:提升诚信要健全机制 

    东华大学教育专家陆维谷老师指出,该调查反映出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诚信的意义,由于他们对诚信的本质缺乏充分而完整的认识,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损于自己形象的不诚信行为依然很容易发生。 

    事实上,主张诚信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应包含意识与行为,付诸实际才有意义。提升大学生的诚信素养应主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全社会要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加大监督与惩罚力度,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以诚信为荣的氛围,为学生多树立榜样; 

    其次大学生应该从小事情做起,不要随波逐流,要成为良好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自己以诚待人处事,也能感染他人。 

    三是从幼儿教育开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每一阶段都不能放松诚信教育,老师、家长更要起表率作用。诚信教育不能一味说教,而应多开办讲座,案例分析,组织讨论活动等。现在许多高校就出台了信用评级制度,对学生既是激励也是监督。 

来源:新闻晚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