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不容忽视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4:05:46
地处中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人才资源近几年正在不断向发达地区流动,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据统计,山西全省高校“九五”期间硕士研究生以上的人才流失达1500多人,这些流失的人才相当于两所现代化大学的师资。尤其对山西这个经济需要加速发展,但人才又奇缺的省份来说,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人才流失的严重问题,不仅在山西各个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中西部地区的高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人才的严重流失造成了高校人才资源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科研活动的开展,影响着对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要想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必须依赖人才的支撑,必须实施人才战略,否则,要想缩短与发达地区的距离,将是十分困难的。
山西师大是山西省属5所老校之一,也是山西办学历史较早的本科学校,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近年来流失120多名,其中在职流失的71人,外出学习毕业后未归者51人。在流失的人才中,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3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5人。从年龄结构来看,流失时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72人,35岁以上至45岁的34人,45岁以上至60岁的10人。这些流失人才中,从事外语、计算机、数学、物理、化学以及文史哲各方面的都有。
地处太原市的华北工学院,在“九五”期间,人才流失也达160人之多,这些人才的流向除少数去了国外,主要是流向东南部发达省、市,还有部分往中西部地区和省内流动。这些人才流失的原因,除少数属于工作需要、解决夫妇分居等,绝大多数是与待遇和工作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而南方城市和一些发达地区的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利用高工资和优厚的工作条件争夺中西部地区高校的优秀人才,使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不断流失。
中西部地区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否则将会直接影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些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校长认为,解决西部高校人才流失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人才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树立人才社会化观念,以及人才成本、人才资本的观念,创造有利于人才环境的群体效应。建立并积极贯彻奖惩分明的鞭策、激励机制,注重利益驱动作用,建立一个能够体现知识价值的分配体系。
二是要加大经费投入,解决高层次人才科研资金短缺和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改善现有人才的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要尊重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把一些特殊的人才放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形成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
三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挽留人才、培养人才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政府应从政策上、投入上加大力度,努力做到政策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下决心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积极疏通高校的贷款渠道,进一步推进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改革,使高校能够大胆运用非传统的筹资手段,创造性地解决当前我们所面临的教育资金短缺和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出处:中国教育报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