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广东省清退教育乱收费936万元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4:07:02

    广东省教育纪检部门认为,乱收费的根本原因在于投入不足 

    2003年广东治理教育乱收费实现两个下降——学校乱收费案件数量下降和乱收费金额下降,共清退教育乱收费金额936.32万元。这是广东省教育纪工委书记陈韩晓在今天上午召开的2004年广东省教育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透露的。 

    查处乱收费责任人48人 

    去年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一个亮点是,全社会一起监督,老百姓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广州、珠海、江门、韶关、梅州等市通过推行教育收费听证制度、聘请特约监督员等做法,广泛宣传中小学“一费制”政策,使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教育收费政策和有关规定,社会各界对学校收费行为的满意程度逐步提高。被访群众对“一费制”表示“基本满意”的达80%以上。 

    2003年广东省各地共组织了896个检查组,检查了8578所小学和1983所中学,清理违规收费项目18个,查处教育乱收费责任人48人,其中受撤职及以上处分的20人,受撤职以下处分的19人,通报批评的9人。省教育纪工委和广州地区部省属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还查办了一批案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250万元。 

    仍有学校招收择校生 

    陈韩晓指出,目前全省教育乱收费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小学实行“一费制”政策后,学校收费收入被截流、统筹、挪用等经费错位现象在个别地方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学校公用经费捉襟见肘;基层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借教育收费平台向学生“搭车收费”和摊派费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仍有一些学校违反规定收取报刊杂志费、补课费、资料费等,增加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少数学校违反规定招收“借读生”、“择校生”或向他们乱收费;一些地方税费改革后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不规范,使用不合理,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等。 

    症结在于教育投入不足 

    陈韩晓指出,教育乱收费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投入不足,基层政府依法投入力度仍显不够,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由于各地“普九”等教育欠债尚未完全清偿,一些地方教育经费长期短缺,且缺口越来越大,难以满足学校正常办学的需要。个别地方基层政府、部门和学校把向学生乱收费视为解决财政困难、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捷径,认为只要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就是合理的,对乱收费治理措施不落实。 

    另外,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办学水平差异较大,客观上存在着薄弱学校,导致一些家长对“名校”趋之若鹜,为一些“名校”提供了乱收费的条件。 

    今年重点抓查处抓曝光 

    陈韩晓透露,今年广东整治教育乱收费的重点是,全面落实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办法,严肃查处义务教育阶段与招生挂钩的各种乱收费问题,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严格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收费管理。 

    他提出,广东将建立治理乱收费巡查督导制度,以抓典型、抓查处、抓曝光为主要措施,关口前移,注重实效。对典型的乱收费案件,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郑德涛在今天上午的讲话中强调,广东教育系统治理教育乱收费,重点是要查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财务管理、物资采购、基建工程、校办产业、教育收费、招生考试等权力部门的违纪违法案件。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