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正着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4:15:07
18日上午,教育部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会上透露,对每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教育部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准备之中。
朱慕菊说,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业成绩的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两方面。学业成绩,即根据各科标准,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大概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评价,二是对公民素养的评价,三是对学习能力的评价,四是对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评价,五是对运动与健康的评价,六是对审美与表现的评价。
朱慕菊说,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各个实验区,根据六大方面设计了如何观察学生在这六个方面的发展,所以现在我们在实验区正在推进成长记录,每个学生有一个成长记录,要收入学生在他平时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有标志性的事情。那么,谁往成长记录里放东西呢?学生自己可以放,教师可以放,家长可以放,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比如到学期末,大家会把成长记录拿出来,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自评,小组的同学,班里的同学有一个互评,老师方面,不仅仅是一个班主任,任课老师会有一个评价。这不是我们所想像的是得多少分,完全是对学生发展的描述。这个评价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不断推进的过程。但是我相信,随着这个过程的推进,我们对什么样的学生,原来有一些好学生、坏学生,这个观点不一定对,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背景,都有他自己的一种兴趣和爱好,每个人既是有共性的,也是有个性的。将来我们的评价是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概念。在党的教育方针总的评价的价值观下面,我们对学生有一个过程发展的描述。就是说,这个评价是很柔软的,不是我们原来想的很刚性的,用分数、等级呀评价。
那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呢?我们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朱慕菊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并不意味着把学生分等级,分好学生、中等学生、差学生。评价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充分的发展,帮助学生进步。我们越是个性化地分析他们,把他们各个方面看得清楚,我们对他的帮助和指导越切合他的实际。
朱慕菊强调,评价是教育,评价不能仅仅拿来作为甄别的工具,这是教育部实施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观点。
出处:中国网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