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课改带动评价体系变化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8 14:15:20
首批进入国家课改实验的初中生今年即将中考,对大家关心的中考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今天上午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悉,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将力求以下突破。首先是考试试卷按照课改标准单独命题。第二是学习成绩不能作为学生升学的惟一依据。各地要力争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招生依据。
目前,新课改的实施已经使教育评价体系随着产生了变化。据介绍,许多参加课程改革的学校已经把分数、等级式的评价改为发展描述。新的课改评价系统包括6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健康、审美表现。学习能力只是评价系统的一个方面。除了试卷和评价体系的变化外,高中招生制度也将相应进行改革,高中学校招生自主权要进一步扩大。
今年秋季,高中新课改也将开始。广东、山西、宁夏、海南四省高中一年级首先进入高中新课改的实验。到2007年,全国所有高中起始年级都将开始课改实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不久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针对课改研究新的高考方案。与课改配套的高考方案日后也将出台。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2001年9月在全市11个区县率先启动,从今年起,北京市课程改革与国家课程改革实行平稳过渡,目前北京实行新课改革的学生超过20万人。海淀、宣武、延庆三个区县是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明年起,海淀区将会有首批参加课改试验的初中生毕业。教育部基教司司长朱慕菊介绍,课程改革有五项具体目标。第一,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这个内容一定要增强与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第二,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第三,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建立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实施质量的监督和调控机制。第五,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来源: 北京晚报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