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7-04 12:20:10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来,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都把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标志,作为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纲领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各种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从每一个个体对象入手,除了要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和全面发展外,同时也要重视和关注老年人的教育和全面发展。
一、老年群体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研究表明,自1999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继续以年均约3.2%的较快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老龄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2025年将达到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到2050年将达到4.4亿,届时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同时,目前还有一批不到60岁就离岗、下岗的中年人提前进入老年人的行列。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相当数量的老年和中老年人群体,不重视和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就不可能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与时俱进的老年群体是国家的巨大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一方面,我们现有的社会财富是在老年人过去创造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在过去的岁月里,老年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他们有权利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已退休的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完全有能力用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继续为社会发展服务,而老年人个体的知识、技术、经验只有通过教育和学习活动,才能成为老年人群体和全社会的共同财富,从而富有更高的传授价值。老年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学习活动,为老年人充电加油、更新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交往机会,把自己融入时代的大潮中,继续为家庭致富、生活幸福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老年群体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老年群体不是社会的孤立群体,它与社会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每个老年人都关联着一个甚至几个家庭,关联着周围的人群,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况,对社会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下一代的影响力是相当大的。老年人这块阵地先进的、科学的思想不去占领,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机而入,把积极因素变为消极因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通过相应的教育活动,培养造就一代身心健康、与时俱进的老年人,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努力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使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自觉地、乐观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四、我国的法律赋予了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公民要接受终身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在校老年学员人数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要“建立老年教育网络。各级政府要合理安排对老年教育的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办好老年教育,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1—2所示范性老年大学,地级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要设立老年大学,乡(镇)街道以及有条件的村委会、居委会要有老年学校、图书阅览室等学习场所;各种成人教育院校应积极开设老年班;发展老年电视大学、老年网上学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尊重、维护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并且依法办好各级各类老年学校。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今天当班的中、青年人是未来的老年人。老年教育事业,涵盖着当代的老年人,也包括着未来的老年人。老年教育事业是一项永恒的事业。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了出来,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自己,自觉地把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一部分认真做好。不讲形式,不图功利,不装模作样,不故作恩赐,扎扎实实地为老年教育工作,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史婷婷)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