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7-15 10:58:58
7月11日至12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参加了在美国克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的中美高中科学教育论坛。会上,陈小娅发表了主旨演讲。她说,中美两国相距遥远,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教育传统和教育理念不同,发展模式也不一样,但两国各有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为相互交流和探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陈小娅向美国同行介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情况。她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占世界的1/5,其中18周岁以下人口有3.67亿人。中国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4亿人,其中中小学生达到2.23亿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上世纪末,中国完成了大规模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发展的后劲,中国正在致力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陈小娅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多民族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13亿人口中,有8亿多农村人口,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有80%左右在农村地区,这些学生所在的学校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在2007年以前在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中国政府正通过设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新建或改扩建寄宿制学校,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制度,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多种途径,开展“攻坚”,积极予以推进。陈小娅说,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政府确定了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中国的教育公平,首先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公平。最近,中国教育部制定出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
陈小娅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全球连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当前,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等方面有长处,这与中国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注重学生扎实学习基础方面的互补性很强。
这次论坛由中美两国教育部联合举办、美国亚洲协会承办。与会专家就高中数学课标、科学课标、教学评价、教学过程、教师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各自做法,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热烈讨论。据悉,这是中美两国教育部第三次联合举办基础教育方面的论坛。
论坛结束后,陈小娅亲切会见了在丹佛地区的我留学生和学者代表,向他们并通过他们向旅美学子表达了问候和祝愿。
出处:中国教育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