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上海150位校长谈特色教育的三个“不等式”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7-26 14:21:48

     一直在说要办特色学校,但特色学校究竟应该长成什么模样?昨天,在浦东新区社工委、社发局主办,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协办,社发局第二教育署承办的“二期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校长论坛”上,150多位中学、职校校长,围绕“特色学校创建与校长专业发展”的主题作了诠释。按主持的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张人利的说法,这个论坛是带有“生成性”的,所以校长的结论也换了一个视角。

  特色项目不等于特色学校

  “外语比别的学校增加了几节,出了几个擅长电脑的尖子,这是不是特色学校”,“常常看到某某学校以艺术、体育为特色,这是不是特色学校的标志?”论坛在特色项目与特色学校的界限划分中展开。高桥中学校长胡瑞峰指出,特色学校并不等于学校仅有一批特长学生,建立若干个兴趣小组,让一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去获奖,应该是大部分学生甚至是全体学生参与,对全体学生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校长特长不等于学校特色

  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与校长的特点相关。有些学校的外语是特色,与校长的原来专业“对口”,有的校长喜欢艺术,那么这所学校就会在艺术教育上有优势,这是常见的现象。对此,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校长赵国弟认为,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校长具有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校长的特点或特长,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学校的特色。主持论坛的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何晓文提出,校长应是有理性思考的实践者。五三中学校长傅天良认为,校长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实践者,但不是包办教师发展的一切。

  学生发展同一特长不等于学校特色

  现在一些学校为了创建特色,来了个“全学”,如乐器、下棋。但在“每个学生非学不可”上,一些校长持有不同看法。文建中学校长任惠珍认为,不用统一内容教学,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个个性差异、兴趣不同的学生。应该鼓励一部分学生在一两个学科冒尖,为他们个性和特长发展创造充分的空间。

  不少校长指出,特色学校不等于全校学生被“一刀切”地发展同一特长。学生个性发展应当是自主的、多样的。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因材施教,警惕步入“一刀切”的误区。

  
    出处:文汇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