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硬轻软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7 11:18:15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延伸的重要手段,记者从11月25日在杭州举行的"2004年中小学网络教育年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随之日益凸现的问题是教育投入重硬轻软,应用软件开发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参加本次年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代表,他们中有长期从事现代教育理论的教育工作者,也有已经在实际课堂教育中取得成绩的实践者,在共同关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
同时,许多人看到了发展中的障碍。
邱曙逵老师在杭州学军中学负责网络信息化教学,他说学军中学从1998年就已经建成了校园网,不仅教学设施先进,教师在教学信息应用方面也比较积极,学校对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的整合在全国都是很有名气的。
但是即使是杭州学军中学这样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上先行一步的学校,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应用软件的瓶颈。
"我们硬件配齐了以后,老师马上就发现软件是个问题。我们不断和一些公司联系,希望能够把学校教学和管理等各方面的软件整合起来,但现在还没有找到这样的公司。"邱曙逵告诉记者学校现在用的产品很杂乱,资源库是一家公司,校园网平台又是另一家公司,不同公司开发的产品之间兼容度不高,不仅操作麻烦而且不能形成系统,成为学校进一步信息化发展的障碍。
记者在年会上了解到,教育部提出的目标是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浙江省相应提出的目标是用五年时间达到普及。目前浙江省全省中小学到去年年底有41万台计算机,平均14.8个学生有一台。应该说在硬件普及方面,浙江省已经走到了全国的先进行列。但是面对这样令人振奋的数据,教育界的人士有另外的看法。
浙江省教育厅电化教育办公室主任沈玉田列举了一组数据,我们每年在教育信息化投入十个亿,而十个亿里面只有0.4或者0.5个亿用到软件上。沈玉田认为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国家来比较差距巨大,正常的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之比应该是一比一。
教育界有关人士纷纷表示,在教学实践中软件方面表现出来的滞后性,已经拖了整个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后腿。我们从资金投入的比例可以看出,软件开发之所以成为信息化发展的软肋,是由于我们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重硬轻软的问题,重视硬件设备的投入,但是舍不得在软件开发方面投入,已经影响了整个行业对开发这方面软件的积极性。
出处:新华网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