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行业动态 > 其它 > 正文
新闻搜索

E教步入品牌时代 硬件建设是增长主力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7 18:06:56

    据统计,2003年前三季度,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180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18%。虽然相对于2002年24%的E教增长速度略显羞涩,但2003年第二季度的非典因素对于整体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前三季度的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所占比例与2002年情况有所不同,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比例都有一定的增长,国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渐开始由简单的基本硬件建设开始向系统网络建设转型。

  但从当前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来看,尽管近年来中国教育行业的信息产品采购持续增长。然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校园信息化重复建设、教育设备选购难和信息化方案抉择难,以及在各地不同程度上存在急于求成、对教学需求分析欠严密、盲目上马项目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加上一些厂商的技术水平和集成能力不足,导致出现建成的系统硬件标准不统一、扩展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成为影响未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范、稳定、高速发展的不利因素。

  所以从2003年的发展来看,2004年甚至2005年,国内的教育信息化的重点仍然是硬件建设,可信任的信息化硬件平台成为今后几年E教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是国内E教持续性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应用”倡导可信任平台

  总的来看,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市场发展迅速,但却远未成熟。并不是高投入就一定有高回报,这是由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当前不同IT企业对教育信息化的解读大相径庭,比如PC,可以用在其他行业,也可以用在学校,但是学校配备了PC就意味着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了吗?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真正教育信息化讲究的是系统性,是在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上充分实现教育信息流的互联互通,从而创造更加优越、高效的社会教育环境。然而这首先需要的就是可信任的硬件平台。

  据清华同方有关专家透露:当前在信息化的大潮下,很多的教育用户急于求成,而又限于资金的限制,在基础性的硬件配置上缺乏客观的标准和规范,在多方面给了投机商以可乘之机。从而给部分信息化工程项目带来了系统硬件标准不统一、扩展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原本应当一帆风顺的信息化建设变成了重复性建设甚至垃圾工程。

  2003年4月份,在“2003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许多教育用户反映在已建立起的校园信息平台中,有相当比例没有充分发挥效益。他们投入了十万、百万元建起的校园网根本用不起来。花几万元买来的教育设备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选购好适合自己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产品。因此,继本次会议之后,“建设合理的硬件基础平台”也就成为2003年乃至今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导方向之一。

  “双雄”道出品牌情节

  回顾今年的教育信息化硬件采购,2003年最为抢眼的大项目招标中,作为中国IT第一品牌的联想以及普教第一品牌的清华同方连续上演“双雄称霸”,在每个项目中各自夺标均逾万台,二者之和在总体项目中占据绝大多数,受到了业界普遍的关注。这一方面既说明了以联想、清华同方为首的国产PC厂商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完全能够满足教育行业用户的各方面需求,如清华同方前一段时间刚刚提出的“三年免费上门”的崭新服务标准;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在谨慎的投资回报衡量之后,国内的教育用户开始倾向各方面保障均较高的“品牌”产品。

  对此,绝大多数用户表示,毕竟像联想、清华同方这种大企业无论从技术上来说信誉比较高,给学校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保障也是100%的。尽管可能在早期投入上会有所偏高,但在日后的发展上就相对比较容易了,尤其这些品牌厂商的增值服务更会使得今后的建设事半功倍,总体算来,“品牌”倾向的投资回报比率还是比较划算的。

  同时他们也认为这是今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实际上,这种现象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联想和清华同方等厂商本身的发展,也在于教育行业用户对于“品牌”普遍的重新认知,对于信息化建设效率更深层次的认知。

 出处:国际金融报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