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行业动态 > 网络高等教育 > 正文
新闻搜索

完美E风暴席卷全球高校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7 11:14:56

特约记者 胡晓虹 

  完美E风暴席卷全球高校,这是本刊特约记者旁听第五届APRU“远程教育与互联网”国际会议所得出的深切感受。这种席卷不再是局部的和表面上的,而是波及到全球的角角落落,教育的层层面面。

  10月11-13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在清华大学召开了APRU“远程教育与互联网”国际会议,这是该组织的第五届年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远程教育—造福全社会”,三个子议题是:质量控制与评估;技术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全球化及发展。近百位来自各 

 
国的大学校长和研究者出席会议。

  从现场看,会议的主题涵盖范围比较广,大会发言内容的涉及面也比较宽,广泛的话题让记者感受到了远程教育的几个发展趋势。

  技术原动力功率强大

  不断快速发展的远程教育技术已成为推动全球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原动力和基本要素。

  正如美国印第安达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邦克博士所阐述的,新兴技术如电子公文包、电子游戏与模拟、电子图书和无线移动电脑的出现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利用教育技术将教学内容网络化,新兴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正在作为原动力推动着高等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全面的教学改革。邦克博士在他的发言中称之为完美的电子风暴。他指出,这场风暴表现在四个方面:新兴技术、学习需求、教育理论和减少预算。这场风暴,以新兴技术作为原动力和基础设施,在深层次上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习者的各种需求。

  在已经改变的教学环境中,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与地点和时间没有了关联,而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计算机和教师的指导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正在逐步走下神坛,成为学习伴侣和教练。他们不再直接教授学生知识,而是告诉学生要成为律师、医生、工程师或者教师应该知道些什么。 

  南美国家智利在远程教育中进行的实践验证了邦克博士的说法。自从1990年以来,智利教育部一直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试验。根据他们的经验,远程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高等教育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育实践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教学资源的组织、课程的设计、教学的评估等都有了完全不同的新的含义。

  位于墨西哥蒙特雷的蒙特雷技术学院虚拟大学在这方面的实践也证明在新的条件下,课程设计、知识传授、学生和教师管理、教育行政管理等都有了崭新内容。

  这场风暴的强劲程度可能并不为世人所知,但人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卷进去,受到影响。从对远程教育一无所知,到有所感觉,到能够接受,再到不可或缺;再回眸时,远程教育已成为生活学习中的重要部分。

  据悉,国外高校使用教学平台的情况日益增多,一旦到了新的环境,如果没有教学平台,教授们就会普遍感到难以适应。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在校教育与网络教育明显融合

  随着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以及教育领域对网络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在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区分程度越来越小,呈现合二为一的趋势。

  远程教育曾经是独立于在校教育的另外一种教育方式,美国的大学中还因此专门设立了独立的远程教育教师队伍。然而无论从教育的目的,还是教育的基本理论,远程教育与在校教育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原有的严格界限主要来自于教学的目标和技术应用的层面上。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因此而推动的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远程教育和在校教育之间的鸿沟已经在逐步消失。在校教育越来越多地使用原本用来进行远程教育的技术、资源和方法进行在校教育。而经过现代技术转化过的在校教育资源也可以很容易地在远程教育的体系中使用。

  在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就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该校有9000多名在校学生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学习一定量的学分课程。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远程教育的课程中,大多数远程教育课程注册的学生(130000至150000人次)却是在校生。这些学生通过远程参与的途径进行在校教育学分课程的自修,并达成最后的在校教育目标。

  这种融合表明,远程教育也是教育,只不过是教育的一种手段。

  远教技术细化深化

  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要求,远程教育技术进一步细化,具体技术解决具体教学问题。

  网络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网络教育技术也在不断拓展其应用的领域和范畴。技术越来越细化,几种主要技术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应用也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这种技术的细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资源传输、调用、共享以及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通过卫星、视频会议系统、互联网特别是第二代互联网、无线通讯或者混合技术方式开展教学与教学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个方面是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科目学习的具体技术应用,这些具体的技术应用越来越能够体现具体科目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此次会议上,多家高校介绍了自己在教学方面采用的新技术和新的技术应用。清华大学和日本九州大学医院进行的一次现场医学电视会议为具体技术的应用开了头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介绍的I-Labs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应用互联网进行实际试验的方法和手段。世界银行的全球发展学习网络是全球卫星系统与IP视音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有机的结合。日本的大阪大学还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生物工艺学的教学实践中。

  教育技术的细化体现了共性教学和个性教育之间的某种和谐。

  全球化发展趋势强劲

  教育不断走向全球化,这是人类进行信息交互和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也顺应了全球化发展的主流。而远程教育具有教育走向全球化的所有的有利条件。教师资源的过剩与生源的不足、教育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各地区教育之间的文化差异、语言的差异在远程教育的技术应用面前都可以不断地得到解决。远程教育使得地球村里的居民变得更加紧密,联系更加密切,文化交流进行得更加通畅和自然。

  参加此次大会的高校,大多都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远程教育的实际计划或未来计划。在具体的跨国界的实际项目中,高校多在当地拥有相应的合作伙伴,通过对等的合作伙伴开展本校的远程教育,以适应当地的教学特点。如墨西哥的蒙特雷技术学院的虚拟大学就有来自德国、洪都拉斯、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美国、法国、危地马拉、巴拿马、秘鲁、波多黎各、英国、多米尼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委内瑞拉等国的学生进行远程学习。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在美国的西雅图还设立了分校,开展远程和在校的俄语教学。

  这场教育界的E风暴来势汹涌,波澜壮阔,而且远未到高潮。随着新的技术力量和理论力量的加入,将会发展得更加完美。■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成立于1997年,是一个国际大学联盟组织,目前,已成为国际一流大学发展交流和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平台。联盟以“发展会员学校间的教育、研究和创新的合作,为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的进步作贡献”为宗旨,组织开展学者交流、博士生学术会议、科研合作项目以及技术转让、教育国际化研究等活动。联盟每年在不同国家举办年会,以促进会员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互动,2005年的年会已确定在智利举行。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目前有15个国家36所成员大学,其中包括加州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厄文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等11所美国一流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大阪大学等5所日本著名大学;两所澳大利亚最好的大学悉尼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拿大著名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新加坡的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中国的7所成员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
 
出处:《中国远程教育(资讯)》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