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网络教学显示神奇魅力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7 11:15:18
记者 王握文 特约通讯员 刘少华
金秋送爽,我们即将迎来共和国55周年华诞。
55年来,我军院校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新军事变革中,各院校深化军事教育改革,努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了勃勃生机:一座座现代化教学设施拔地而起,一个个新型学科如雨后春笋,教研队伍迅速壮大,科研成果迭出,教学质量不断攀升,一批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从军校走向各条战线,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我军院校建设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加辉
煌的成绩。———编者
前些年,网络教学还只是一个新名词,如今在国防科技大学却变成了现实。国庆前夕,记者来到这里采访,领略了该校网络教学的神奇魅力。
在国防科大一座信息大楼的机房里,学员段静波正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只见他一边看课件,一边在电脑上做着电子笔记。记者问段静波:要是遇到自己不懂的内容怎么办?小段回答:这好办。一是可以进入“讨论室”与同学交流、讨论;二是在“讨论版”上发帖子,请求老师回帖解答。他告诉记者:自从学校建成了网络教学系统后,学员可以利用网络课件预习、复习、做题和讨论请教问题,有的课程还有老师的讲课实况录像,随时可以点播,反复收看。
据该校训练部参谋张凤扬介绍,网络教学系统是去年下半年开始试用,今年春季学校正式向全校师生开放。目前,系统已开设课程200多门,今后全校将有1300多门课程进入网络教学系统,为学员自主选择和学习提供更多的方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员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络课程,随时查看和下载老师提供的课件、教学资料,做题、交作业,通过视频可以反复收听有关课程的讲课实况;老师可以上传和管理自己的课件及各类教学资料,通过教学网络系统发布和批改作业,通过邮件、聊天室、电子白板等手段与学生进行在线或脱机交流,还可以编辑和发布在线调查表及在线测试题,统计和评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该校网络中心主任杨岳湘教授告诉记者,他们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传统校园网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通过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提升传统校园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据了解,国防科大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数字校园”工程,经过2年多的努力,使全校学员有了一个较好的信息网络环境:研究生宿舍每房间有4个信息点,保证了每人一个信息点;本科生宿舍也接入了网络,为开展网络教学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该校还开发和建立了面向全校的公共数据库、数字校园基础软件平台、门户系统与虚拟网站平台系统、网络教学系统及数字图书馆等。
在国防科大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里,该校网络中心汪诗民副教授打开计算机,给记者介绍了校园的许多新变化:
———数字校园的公共数据库,集中了全校所有公共基本数据,包括公共代码库、教师数据库、学生数据库、教学场地数据库、论文库、机构库、成果库、项目库、设备库等。
———基础软件平台是该校自主规划与开发,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在校园基础软件平台上,目前已成功地将网络教学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本科教务管理系统和研究生教务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
———校园的虚拟网站系统,可以通过“模板———向导”方式为用户自动生成网站。用户只需在选择自己中意的网站模板,填入必要的个人用户、单位用户信息即可生成自己的个人和单位用户网站,在统一信息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虚拟网站平台建立自己的网站。
———网络教学系统以课程为主线,将教、学、管紧密地集成在一起,为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支撑功能。
数字图书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介绍,目前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图书达到了10多万册,还新增了20余个与学科相关的数据库,建立了中国学术期刊等多个大型综合镜像数据库。通过校园网络系统,还可以实现跨院区网上图书互借和电子图书的共享。
要说网络系统给校园带来的变化,还远不止这些。网络中心副主任王韶红介绍:该校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使招生工作实现了从现场报名到网上报名过渡,极大地减轻了招生工作量,方便了考生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学籍管理系统与数字校园的基础软件平台连接后,在校研究生实现了网上选课,并自动生成课程表;营房水电系统可以及时在网上发布住房分配信息、户主信息、水电交纳情况;办公系统公文管理模块具有公文的拟稿、修改、审批、会签、传阅、承办督办、归档、查询、打印等功能,可实现对流传中的公文进行流程跟踪和控制。
出处:解放军报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