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调整期的中国网络教育发展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7 11:29:56
由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支持的中国网络教育事业发展研讨会近日在大连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等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的专家针对“调整期的中国网络教育发展” 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们对高校远程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保障教学质量创造人性化学习氛围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德人认为,我国的远程教育正逐步成为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一道风景线。它不仅仅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贡献,还为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形成了网上学习的文化氛围。对于广大学员,远程教育的任务是提供给学员更加宽松和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服务条件,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鼓励在职人员通过网络教育学习的环境。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宗连认为,我国的远程教育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管理制度、服务方式等还不能符合在职人员的学习需要,还应当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其核心问题就是网络教育应该怎样去真正面向市场、面向在职人员学习需求的问题。比如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能否与各类岗位要求、职业考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某些一年考两次的课程,能否都改成一年考四次;国家和社会承认其他高等教育的学分能否进一步的扩大等等。
发挥网络优势拓宽发展空间
清华大学教育培训管理处处长、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助组秘书长严继昌教授认为,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还只是学历教育为主,而且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在城市。从这两点来看就限制了远程教育的发展空间。网络教育具有5ANY的优势,还有很大市场空间。高校应该到真正需要远程教育的空间去,比如输送到优秀教育资源稀缺的西部去、比如拓展非学历的培训市场。
培养自治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侯建军认为,面向行业的在职人员的培训,与校园内的教学有很大的差异。网络教育要搞非学历培训,就必须面向社会需求、就业需求去设计课程和内容,理论不能与实践相脱节。可通过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让学校面对不同的人群去设计课程和内容,这样远程培训和教育才能搞得好。
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教授认为,网络教育是具有实效意义的启发性教育,它能锻炼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丁教授建议学员通过协作式学习,培养自治精神。具体来讲,要注意五点:一是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二是重视学习过程,扎扎实实学习。三是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精神和习惯。四是学会求助,学员有权要求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支持和服务。五是去寻找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互相交流,克服孤独感。(阳光老师热线信箱:dean@edufe.co m.cn)
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专家考察东财网院大连学习中心
出处:青年参考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