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打开中国教育新纪元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7 11:51:17
两年前当麻省理工学院决定向全世界公开他们的课程材料时,他们的院长曾这样评价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正在打开一扇新的教育之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强大的、平民化的、变革性的教育能量。”
当中国十日首次把中国高校中最好的一百五十一门课程上网并免费向世人公开的时候,或许这一步,也正是在打开一扇属于中国的教育之门。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正在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从一九九八年到二〇〇二年,五年之内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增长三倍多,从一百零八万人增长到三百四十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百分之十五以上,二〇〇三年,高等教育规模还在继续增长,本专科招生规模达到三百八十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一千九百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约百分之十七。
中国以一种世人罕见的速度从原来的精英化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跨进。在这个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资源变成了一道中国教育必须跨越的障碍,硬件性质的教育资源出现困境,国家可以加大投入改善之,但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在短时间内却是无法迅速提高的。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教育今天的举动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了。
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院长所述,“公开课程材料在这个市场驱动的世界里看起来是反常规的,它不符合当今崇尚物质的价值观的潮流。但是实际上,它却和我所认为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信念是一致的,那就是创新。公开课程材料表达了我们的信念,即教育是可以通过不断扩展接触信息的途径并不断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来得到发展的。”
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史(上)》属于此次上网公开的精品课程之一,这门课的主讲教授阎步克这样告诉记者,“网上的BBS讨论区,给我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流体制。课程开了讨论区,学生有什么问题随时提出,我和我的助教随时回答问题。这种交流不限地域,曾经就有台湾的学生请教过我相关的问题。这种互动的交流不仅对学生有好处,对于我同样有启发意义,有些问题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互动中升华的。”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道出了他的期望,“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问题,不仅仅是工具的变化,还是一种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必将在今后的高等教育中间产生巨大的影响。建设精品课程通过网络,使教授不仅上讲台,还要让教授在全国范围内上讲台,成为名师。”
当然,网络的力量不仅限于高等教育,对于中国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这种方式的力量同样不可估量。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强调,任何人不能以这些精品课程为营利手段。但同时她也坦言,只有解决好知识产权的问题,才能为课程的网上共享创造双赢局面。
出处:中国新闻网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