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行业动态 > 网络高等教育 > 正文
新闻搜索

更多体现“因材施教” 高等教育逐步走向人性化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5-05-17 17:55:43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6月27日电 对于八九十年代一部分大学生来讲,最痛苦的莫过于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选择的专业。不喜欢归不喜欢,哪怕是厌恶,也得硬着头皮学下去。由于兴趣点不同,这样的学习历程既艰难又痛苦。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即使花了相当的力气,也无法将他们从感情上排斥的课程学好。有的人为此连连"红灯高照",不仅整天提心吊胆地怕拿不到文凭,在自己的同学面前还抬不起头来,情绪低迷,给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前不久,在媒体上陆续看到这样的报道,有的学校可以在校内转专业,有的地方可以跨校转专业。这样的消息对于相当一部分走在求学路上的学生来讲,不啻为一个福音。这意味着他们中有的人不会再经受那种痛苦的学习的折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推出的"本科生可以在校内部分学院转专业"的方案,就是为了给部分学生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虽然转专业目前仅仅局限在部分学院,但这样的做法却使得高等教育一改过去僵化的面孔,增加些许"人性化"的色彩。

  在这方面,浙江高校更是首开先河。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新举措。首次允许省内优秀本科生可以跨校转专业。作为试点,今年该省相关院校将有40名优秀本科生转入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软件学院学习。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有关负责人称,该省内高校的优势专业从其他本科院校选拔优秀学生,是浙江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尝试。今后该省还将逐步扩大选拔专业的范围,形成优秀学生在省内高校间合理的流动的机制。

  兼顾受教育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其实是高等教育"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这样的做法,像是在教与学之间涂上一层"润滑剂",一方面可以使受教育者在兴趣的牵引下,学起来更加轻松愉悦,如鱼得水,另一方面可以达到"教"与"学"的情感共鸣。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探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的效果,也意识到"人尽其才"对于个体的人以及全社会的重要性。今天,南航及浙江一些高校的做法,使得这种探索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

  我们应当为其拍手称好!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