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2-21 14:34:33
当2003年山西大多数县已经完成“普九”目标,义务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时,山西省政府及时提出以继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义务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实施意见,主要目标是:
占全省人口30%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以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尽快达到省定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求,全面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占全省人口60%左右,已经实现“两基”目标的广大农村地区,要以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集中力量抓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不仅仅是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还可使农村中小学通过撤销、合并等方式,扩大办学规模,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办学规模效益得到提高。这是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的必然选择。
为此,山西从2003年开始,各级政府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并专门制定“农村中小学危房的实施办法”,将改造任务分解到各县、市。2005年山西省政府将投资1.2亿元的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列为群众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吕梁市、县两级政府由分管领导挂帅,抽调专人,精心部署,确保了全市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在此基础上,各市纷纷采取措施,明确责任,将任务层层分解至县、乡镇、学校,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临汾市建立起政府和教育部门“一把手”双线责任制,目标落实到校,责任落实到人,掀起了“全党动员、全民参战、集中攻坚、全歼危房”的新高潮。
各市还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筹资办法。朔州市政府预算内安排2000万元用于全市的危房改造工程。吕梁市将危房改造同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相结合,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用于全市农村100所寄宿制示范小学和100所示范初中建设,使工程效益得到最大发挥,有力地推动了危改工程的实施。
2003年以来,山西共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476万平方米,新建、改建、扩建学校6380所,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撤销7人以下和四级复试小学1.3万多所。合并初中205所,全省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数分别达到144人和703人,校均规模明显扩大。
厅长感言 李东福
“十五”期间,山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教育发展创新“五项工程”,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2005年山西全部实现“普九”目标,农村教育成就瞩目;高校办学水平和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了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教育投入明显增加,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