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收费与扩招——谁来给教育把把脉?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3-28 09:15:58

  3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田淑兰介绍说,通过几个部门下去检查得到的数字,这几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大概有17亿,这个数字是来自各级的治理乱收费的工作部门统计上来的。这部分钱绝大部分都已经退还给了学生家长。

  此前,全国各地部分高校巧立名目对学生收取费用,严重影响了教育系统的秩序。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教育乱收费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第二个原因,现在教育的合理收费和乱收费之间的界线有时候反而搞糊涂了,所以把有些合理收费也当作乱收费。第三个原因,就是教育战线内部的不正之风。

  本报曾经曝光了多起教育乱收费的现象,并提供相关法律法规。两会期间,我们采访了从事教育工作的两位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冯健亲先生和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大学副校长宋余庆,就教育乱收费与扩招等问题与读者进行交流。

  扩招费用花在哪里?

  记者:冯先生,您有很多头衔,您是艺术家,又是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又是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您最喜欢大家称呼您什么?

  冯健亲:最喜欢?当然还是院长(笑),老师更好。

  记者: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角色不同观点就不同,当您当老师的时候更关注艺术、当校长的时候更关心学校的建设和福利,当政协委员的时候更关注老百姓的心声。我看过一个报道,80%的群众对高校收费不满,您作为省政协副主席和高校院长怎么处理这个矛盾?

  冯健亲:高校收费国家有规定。艺术学校跟一般学校比,有其特殊性,因为艺术高校收费比较高,学生也有这个思想准备。刚才讲我有两种身份,自然角色就不一样。我的处理就是在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多收一点,学校可以办得更好一点。现在学校的经费还是很紧张的,像我们南京艺术学院收的学费是我们平时支出的主要部分,所以就是处在这种矛盾中间。

  记者:刚刚进行学校的扩招,你们收的费用可能就作为学校扩招的费用,而不是踏踏实实用在在校学生的费用,可能就是把学生的钱作为投资,学生变成投资者了,是不是这样?

  冯健亲:也不能这么说。现在本身是一个过程。现在进来的学生就在前面的学生的基础上,因为收费也收了多少年了,十几年了,本身是这么一个过程。本身这个收费过程也是渐进式的,根据我的经验来讲,我也当了十几年院长。正好是这个阶段轮到我了,这个我们还是随着本身政策的,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这样做。

  冯健亲:对于现在的情况,作为校长来讲,有一点我觉得是一个体会,现在我们能够办一些我们想办的事。因为过去的拨款,我们通常讲叫“吃饭财政”,上面的拨款只够发工资,办公经费都是很紧张的,要想再做一些事情简直非常困难,现在收费了以后我们想做的事情,专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能够做了。这一点,我开头也想不通,但是实践确实是这样。现在像我们能做一点事。

  记者:就是收费提高以后,原来的拨款是不够的。

  冯健亲:不够,原来只是50%,现在可能是30%。

  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

  记者:宋校长,您认为您们学校的收费高吗?

  宋余庆:刚才讲到了全国有80%的人关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我作为高等教育的员工十分高兴。讲到收费问题,我想高校在发展过程当中,在办学过程当中是需要费用的,这是肯定没有问题。我们高等教育又是非义务教育,国家规定高校收费,我觉得这个是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合理的。

  我们的收费观念是收费一定要合理。我讲的收费一定不是乱收费!大家很关注乱收费的问题,我们也注意到去年国家审计署审计了一些高校,今年发改委又做了一些检查,一些高校出现了一些乱收费的情况。应该说,从我们学校整个领导班子来说,在收费问题上都是很谨慎的。采取国家规定的经过国家物价部门审定的范围内去收取学费。

  记者:刚才冯先生在他的角度认为教育的改革是成功的,您作为现任的副校长,认为学生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待?

  宋余庆:学生很痛恨乱收费。我觉得在国家近几年对高教加大了投入,让我们高等教育在向扩大规模这样一个方向发展,怎么样来满足大家的要求,我今年也作为一个提案也提了。一些家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潜力和培养前景,如果我们也实行收费的话,他们势必就不能上学。

  在收费问题上,国家在调整将来我们投入机制方面可能要考虑两方面人的需求。一个就是有潜力的、十分有培养潜力或者说作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将来的精英培养的这部分人,即使很贫困国家都要保证能够上学。还有一部分,他有这个学习的欲望和愿望,也想上高等教育,在相同的人群中学习并不十分优秀、潜力并不是十分大,如果说高等教育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这部分人的上学问题,可以通过支持教育、投资教育的办法来接受高等教育。这两方面如果处理好的话,民众的一些对收费上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可能会有所遏制。

  记者:认为目前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必须改进的是什么?

  宋余庆:高等教育一个是规模和投入的问题,我们经历了五到十年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应该说在满足全国人民上大学这个问题、这个需求上,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现在国家对高校的投入有一定的限制,义务教育需要国家政府的投入,高等教育作为非义务教育、规模又这么大、投入又不那么足,这个之间确实存在着刚才冯院长所说的矛盾。

  再一个经过这么多年学校的规模扩张,我们在师资、设备等各方面条件还是有一些显得不太充足,所以我认为目前就是要把我们的教育质量提升上去,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

  全国高校能否统一命题

  记者:有读者告诉我们他感觉很不公平。国家这几年给北大、清华拨了18亿人民币,而江苏的大学为什么享受不到这个待遇?是学校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造成我们要交很多钱?这是不是不公平?

  宋余庆: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国家在“十五”乃至“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打造几所高水平大学,清华、北大都属于这个行业。既然你要打造这样一个学校,国家加大对它的投入是很正常的。江苏的大学和这两所学校是另外一个层次上发展的高校,大家都是本科生,这两个学校的投入和我们的投入在方向上有不一样的地方,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作为我们学校,由于办学经费的限制不能像清华北大那样把所有的学科、所有的专业都做成世界一流的,所以我们提出来的口号就是我们要特色发展。在本科生、教育投入上面绝对不会因为国家重点投入的高校和非重点投入的高校之间在培养上、投入给本科生的经费上有所差距。

  记者:如果说全国高校能够统一命题,有统一的分数线,既然讲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但是现在高考分数线每个省都是不平等的,这个提案两位敢不敢提?

  宋余庆: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政协委员从去年开始就有人提。我们国家高考制度从78年恢复以来一直采取全国统考,在高等教育逐步发展以后,到了90年代,尤其是现代,在某一个地区实施独立考试、独立招生。其实网友们担心这个问题,我个人观点认为没什么影响。

  因为全国统一考试也罢,不统一考试也罢,每个地区所投放的招生指标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不因为你是统考和不统考就有所差别,在选拔人才上面我也注意到了,大家也注意到了,真正优秀的怎么选拔出来,我想我们国家通过这么多年的选拔机制应该说还是能够选出优秀的和一般的。

  教育乱收费“乱”在哪里

  记者:教育乱收费乱收在哪里?标准是什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的?又有谁来监督?老百姓为什么总是在最后一刻知道不合理?将来会不会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冯健亲:什么叫乱收费?我个人的理解,凡是没有国家规定的收费都属于乱收费。

  记者:但是国家很多收费都是不合理的。

  冯健亲:国家规定的不合理的话,责任就不在学校而是国家部门了,这个要分开。我个人的理解,乱收费就是没有国家规定的项目你收了,或者国家规定不准收的,你收了,这就是乱收费。根据这一条而已,就我接触的高校中间,我们高校的校长对这个还是很重视的。一般不敢乱收费。现在什么一提就是乱收费。

  冯健亲:我觉得如果这一点不明确就不好谈了。你收费收得高就是乱收费?不能这么说,我们的理解,就是国家规定的至少是合法的,就不能称之为乱收费。

  宋余庆:这个很明确的。

  冯健亲:而且还有一条应该说是透明的,为什么说是透明的?国家所有的规定都是公布的。

  宋余庆:录取通知书上也有。

  记者:但是这个物价如果大部分老百姓反对他,这个物价核定的合理吗?

  冯健亲:我现在觉得又要把这个问题放到另一方面去,从我们学校两讲,收费之前可以说非常困难,就是没有办法找更多的学生了,你要进我们这个门,一年就是几十个学生。

  记者:最后请冯先生总结一下教育问题的将来。

  冯健亲:教育的问题是大家前面都关注的问题。但是教育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既有现实又有未来,还和过去有联系。所以我觉得现在应该大家共同协力,我现在这个角色是几方面的。几方面的角色得到一个体会,我觉得现在具体的人你在做具体的事的时候,最好能够把天地、思路放宽一点,这样你可能会更理解。反过来,作为决策者,你应该多听老百姓的心声,把好的办法汇总,这样才能走得更好一点。但是总体讲,我觉得从我们这五年、这十年所取得的成绩来看,看到这一点,我觉得还是很了不起的,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之后的五年会更好。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