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4-12 09:43:39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新时期为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高度概括,是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树立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我们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发扬多年来四中学生工作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从几个方面要认真地做好。 [ 2006-04-11 16:04:32 ]
[刘长铭]第一,坚持正确的原则,尊重教育规律。四中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低起点、高要求、严管理、重教育的原则,抓落实、抓实效,正确认识是非荣辱始于日常小时,鉴于点滴言行。因此,培养青少年辨别是非荣辱的能力要从养成最基本的社会文明习惯做起,特别是我们在迎要云的过程中,要教育青少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树立个人的文明形象来树立我们国家的良好形象。在这方面,四中做了一些工作。 [ 2006-04-11 16:05:57 ]
[刘长铭]第二,我们要继续大力倡导以天下为已任的四中精神,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青少志愿者活动是四中学生的传统活动,几天前,我校举办了知荣知耻、从我做起的班队会,平均每人从事青年志愿者活动达50多小时。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 2006-04-11 16:06:22 ]
[刘长铭]第三,北京四中的教育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概括为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青少年的自觉道德意识是实践体悟与环境熏陶的结果。因此,我们号召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构成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用自己的行为、品德、能力、理想、情操、境界、人格去影响、感化、培养和教育学生,同时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完善自我,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更加精湛,品德更加高尚,境界得到提升,人格更加健全。 [ 2006-04-11 16:06:58 ]
[刘长铭]第四,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弘扬四中的优秀传统。四中从办学伊始就养成社会中坚人物,毕业后在社会上必是模范人物为办学目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学校将培养目标概括为培养杰出的中国人。为弘扬四中精神,结合四中的传统和文化,长期的将荣辱观的教育坚持下去,我们将四中首任校长王道元的一段话彰显于校内。同时,在这里我们也呼吁,作为社会主体的成年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社会要净化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2006-04-11 16:07:25 ]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