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怎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之忧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4-14 11:30:03

  种种迹象表明,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从西部到中部,再到发达的东部,农村义务教育开始“免费”之旅:西部部分省份的有关举措已纷纷出台;而在发达省份江苏,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也已与中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了……步履之坚决,行动之迅速,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中。然而,来自农村学校的不同声音,却让人隐隐感受到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并非一路坦途。

  小镇教育的“免费”之忧

  江苏南京某小镇现有7799名中小学生。除了低保生外,还有697名特困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免。从下学期开始,学杂费的减免将会惠及这里所有的学生。

  对学生和家长的好消息却使小镇的教育主管部门有苦难言:

  各种名目的“小学提升工程”、“现代化工程”让校园变得美丽和现代化,但学校却因此举债建设,甚至举债应付验收,小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小镇2000多万的教育基建投入也都依靠学校的自筹。只是在这些基础设施验收达标后,学校方可收到来自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奖代补”的专项资金。但是这并不足以偿还债务。来自镇教育部门的粗略统计显示,2001年至今,该镇教育部门收到这样的专项资金只有500多万元。

  虽然依靠杂费偿还债务还不现实,但要想找到一个不收杂费的理由却更难。长期以来,镇教育部门都是依靠杂费的收取才得以正常运转。在镇教育主管部门看来,杂费收取依然是还债的重要途径。

  同样,几年前,为了防止适龄儿童辍学,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对低保家庭的学生予以减免学杂费。这些杂费正是很多乡村学校赖以维系的基础。

  而这一切都将结束,下学期,小镇就不能再收杂费了。一旦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学校如何维持?

  必须建立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答案是肯定的。前不久《国务院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的颁发使问题迎刃而解。通知指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中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8年,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区、市)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颁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省(区、市)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免学杂费的分担比例共同承担;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这些措施的推行,想必可以免除因为取消收费而带来的财政担忧。同样,更令南京小镇教育主管部门欣喜的是,南京还把解决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在建设中形成的债务问题,列入了《南京市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教育经费的“落实”之忧

  年初,中央党校首次公布了《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农村孩子享有九年义务教育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孩子。在政府规定免除学费的同时,却允许增收杂费,这一规定在实质上取消了“义务”的无条件性。在缺乏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前提下,农村教育部门由于财政困难,不得不把增收超过学费的杂费变成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报告又一次使人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投入不足是我国农村学校面临的真实窘境。近日在全国人大义务教育立法工作在湘召开的调研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义务教育法在政府投入谁拿大头上仍然表述模糊。草案中第五十六条对中央政府的投入比例没有作出刚性规定,应进一步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明确哪级政府负责哪个具体项目、多少比例。专家们还认为,各级财政的义务教育经费,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更要单列,以防止被挤占和挪用。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在谈及此话题时,也同样表示,任何财政的支出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都会产生浪费。在过去,国家已经对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应该说,整体来说还是有效的。当然要进一步完善这一监督机制。这就要通过审计,通过民主监督,通过多层次的抽查等方式来进行。

  那么在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过程中,如何落实到位?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荫表示,为保障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最终落实,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是钱必须到位。第二是学校实行预算,这是从制度上保证这个钱要花得明白。第三是审计,就是要检查钱花得是不是合理。”

  首先是加大中央和省一级的投入。据了解,今年西部12个省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钱,开学之前已经全部到位。田祖荫指出,这12个省份是我国最贫困的省,为此中央财政拿了80%,地方一级拿20%。在一些省份,这20%全部由省里解决,不要求层层配套,这样就保证了经费的落实。“在有些地方,县一级政府只承担很小的比例,如果它还不干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田祖荫指出,中央和地方都有转移支付的资金,困难县很多资金都是靠转移下去的,如果县一级政府不能保证这部分资金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省政府就可以把给县里的转移支付资金扣除,直接下拨给相关部门或者学校去,以保证不会被挪用。“要保证这个资金从上到下落实到学校,最关键的是做预算。”田祖荫表示,教育部现在正在要求全国52.5万所农村中、小学包括教学点编制预算,其中包括教师工资、免费困难学生的资助等,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报财政部门审核,报县级人大批准,最后按照这个预算执行。

  另外,有关部门将通过多项检查,包括例行检查、专项检查,监察部门审计等,对免费义务教育的落实进行监督。

  据了解,审计署将在明年要对西部12个省份免杂费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这无疑对解决“落实”之忧又是一大利好!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