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高校患上“消化不良症”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5-15 10:47:15

  提要

  我国高等教育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患上了“消化不良症”。高等教育大众化绝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应该有质的提高。高等院校在短时间内“长高长胖”之后,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要“强筋壮骨”。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高等教育发展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在校生由1998年的643万人上升到2300万人,翻了近三番。我国高等教育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患上了“消化不良症”。

  这种“消化不良症”的表现是,扩招后,有的高校师生比高达1∶40,超过合理比例两三倍,出现了几百个学生同时上课、几十个人一起做实验、学生上自习课找不到座位、吃饭排长队等场面。不少高校为了扩招,圈占土地,大兴土木,大规模新建校区。在建和已建的高校园区中,每个园区少则三五所学校,多则十几所;建设资金少则数亿元,多则十几亿元。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占地面积分别只有2300亩、1800亩,国内不少高校占地超过了5000亩,而在办学质量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却还相当大。

  高校适度扩大规模是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但盲目扩张,则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后遗症。当前,令人忧虑的是,不少高校都在负债运行,陷入了“扩招――贷款建校――再扩招还贷”的怪圈。据调查,山东省教育厅直属23所高校贷款余额75.4亿元,每年仅利息就高达4.3亿元,随着还贷高峰期的到来,部分高校运转已出现困难。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极易凸显。高等教育大众化绝不仅仅是量的增加,更应该有质的提高。高校不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规模的扩张。

  高等教育宜及时扭转“规模偏好”倾向高校应以学生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我们的高等院校在短时间内“长高长胖”之后,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要“强筋壮骨”。

出处:《人民日报》 (2006-05-15 第11版)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