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5-16 11:12:16
现在不少省市发展农村教育不是全身心的依靠农村教师,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城市教师的支农上,在某些人看来,农村教师水平低,不正规,提高教育质量只有依靠城市教师,所以鼓励城市教师支农,并制定许多优惠政策,比如评职称、评优、晋级等优先,还美其名曰缩小城乡差别,以城市带农村,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似乎又成了一阵风。
我以为,发展农村教育还是要全身心地依靠农村教师,农村教师才是农村教育的主力军。农村教师中藏龙卧虎,有许多敬业爱业、业务精干的好老师,也有许多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实干家,有的教师虽说学历或教学业务上稍弱于城市教师,但他们吃苦耐劳和尽职尽责的精神,是城市教育远远不及的。遗憾地是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重城市轻农村,重重点轻一般,重中心轻边远,使得农村教育资金不到位,甚至连教师工资得不到保证,开白条,不能按规定提级,造成城乡教师待遇悬殊,以致农村教师大量外流到城市,沦为城市学校的打工族,他们宁可在城市生活得不到保证,也不愿意在农村领白条。加之这些年来,农村教师的培养工作几乎停滞,造成教师队伍严重短缺而得不到补充。
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的本意也许是好的,为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但是教育是个特殊行业,不能单靠少数人打天下,从目前教育的结构和现状来看,不是少数骨干教师充实到某个学校,不是某些人简单的变动一下位置,就能解决当前教育所遇到的难题的,也不是靠少部分优秀教师就能改变目前教育的现状的。如此表面上的动作,往往会适得其反,带来一些消极因素。更不是用行政手段即强制性政策所能解决问题的。强制只会造成更大规模的流动和混乱。
要城市教师支援农村,这是一厢情愿的良好愿望。试问城市那个教师愿意?按行内人士所说,他们的待遇高、地位尊,也就是较其他学校的教师相比更为风光,大多都眼睛向上,人往高处走哟!要请这些老师下乡,到条件较差的地方去任教不是件容易的事,再说的确有许多实际情况,别人也是家有妻儿老小的,住房生病等具体问题,你农村能解决吗,供得起这般菩萨吗?都到农村去,城市的学校又怎么办?有的地方搞优化组合,把组合掉下的教师去支农,这不又违背支农的初衷吗?逼着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模范、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作为一种引子,做做样子,树树旗帜,而实际上人在心不在,又有什么意思呢,毕竟如今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不是靠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福利和工作环境条件,加强业务进修,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农村教师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村教师的积极性,这样才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保证农村教师资源。
期盼有一天,农村教师能与城市教师同工同酬,甚至比城市教师更加优越,致使大批大学生和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我以为这不是梦想,因为事实上现在不少农村重点中学就是比城市的学校优越得多。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