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化 择校人少才是教育进步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5-18 11:15:41

  校际差异导致择校热,而择校热又加剧校际差异,促成更疯狂的择校热。这样形成恶性循环后,择校的代价越来越大,但是,又有多少择校换来了孩子的良好发展呢?

  畸形择校该降温了按教育部规定,学校一个班配置45到50人,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学校一个班大都为50-60人。不少重点学校硬件建设、师资配套已跟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而不少择校生由于自身起点低,在优生聚集的环境中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择校生方琴在某重点高中读高三,成绩排名年级末尾,她对能否考上大学没有信心,一天到晚郁郁寡欢。她向记者倾诉:“我虽然不懈努力,但显得力不从心,就像挣扎在没有终点的跑道上。”

  网上调查显示,择校热对社会产生种种负面影响。择校不仅需要大量经济投入,更需要家长有广泛的人脉和社会活动能力,有网民一针见血指出:“择校更有利于有权和有钱的,这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有专家认为,当前择校过热,已经出现畸形。家长陷入误区,不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盲目追求名校;择校费过高、乱收费催生教育腐败……“择校热该降降温了!”

  缩小差距良性互动“择校热降温,并不是要取消择校。健康的择校是,让富有特色的学校满足学生多样化成才的需求。”有专家这样说。

  “择校其实古已有之,孟母还要三迁嘛,应该尊重公民选择的权利。”省社科院研究员查有梁说,择校的机会要尽可能人人平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坚持就近免试入学,不提倡择校,政府有义务缩小学校之间在软件和硬件上巨大的差异,全力支持薄弱学校发展,使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化。“让择校的人越来越少,这是教育进步的表现。”

  查有梁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改变目前对学校的评价体制,少搞一些重点校、示范校评比;通过择校看到学校间的差距,采取措施缩小差距,让各校共同进步。同时还必须解决择校费过高和规范化的问题,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

  西川中学校长戴高龄认为,学校、个人发展的差异性是永远存在的,择校将长期存在,不是人为能够禁止的。现在择校达到疯狂程度,说明现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人们需要。他提出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改变教育拨款办法,做到按需拨款、监督使用,要求国拨经费的学校一律不准择校。“这样,校长不用担心经费问题,可以集中精力办学。”

  教育均衡迈出第一步“择校热并非是死结,治本之策是扩大优质资源,走均衡发展之路。”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

  他介绍,安徽铜陵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惟一没有择校的城市。铜陵市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向弱势学校倾斜,除经费倾斜,校长、教师还在各校之间轮换,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平均下放各初中。

  在教育均衡方面,成都迈出了第一步。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大力缩小城乡差距。在硬件上,有“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等工程,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在软件上,有“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促使农村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并且城乡学校还要结对子、手拉手,互动融合。

  几位专家认为,教育均衡不是搞平均主义,名校发展不能抑制,而要以他们为榜样,着力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扶弱变强,和谐发展。希望有一天,家长们不再为“择校”而大伤脑筋。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