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5-23 14:25:58
5月21日,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的60多位院长和专家与会。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向”的主题发言。 以下是其发言内容:
首先,我代表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来参加会议的中外贵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想就中国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在:
1, 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空前扩大。全国的高等院校现共设有新闻学类专业点(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告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的总称)661个;已经参加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新闻院校已有110多所,包括255个新闻学类专业点;
2,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地位显著提高。新闻学与传播学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由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短短的20多年,全国高等院校已拥有近20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博士点;
3,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教师编写的教材、专著、译著和撰写的论文与日俱增,新闻学类专业学生过去无书可读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
4, 在探索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方面,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年底将出版第二本关于我国新闻教育的论文集,上面刊载有各新闻院校的办学情况和经验;
5, 我国已建立了好几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研究机构,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
6, 我国的新闻院校分别同美、英、法、德、俄、日、韩....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新闻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往和学术联系。但像今天这样的,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出面组织的国际性新闻学术交流活动,这还是第一次;
7, 新闻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新闻媒体的需要;据我们最保守的统计,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估计约在13万人左右。
新闻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固然是件好事,它说明我们的新闻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但是,优点的过分延长也就可能成为缺点。下面,我想就新闻学类专业本科的教育问题谈几点看法。
(二)
新闻学类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据我们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这是很正常的;2000----2004年,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显而易见,发展速度已经过快了;2006年,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供的数据,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也就是说,最近两年,新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1个,这就很不正常了。
从每年平均增加10个专业点,到每年平均增加67个,再到每年增加101个专业点,这种发展速度可以说是超常规的、不正常的。由于准备不足,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表现在:师资紧缺,有的专业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就开始招生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开不出来,或者是滥竽充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实践性很强的新闻学科却没有自己的实验室…..不具备办学的基本条件,却又盲目招生,其后果必然是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下降。这是我们感到忧心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
(三)
新闻学类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毕业生供大于求。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约为2000多种;期刊杂志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台。近3---5年内,我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是继续贯彻 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数量上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对60多家新闻媒体的调查:大多数新闻媒体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对能从事一般记者和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已接近饱和;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在招聘人才方面,新闻媒体倾向于招生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
新闻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不大,而另一方面,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却不断地在增加。目前,661个新闻学类专业点以每年招收50人计算(这是最保守的估计),本科四年共招收200人。661个专业点乘以200=132200人,平均每年的毕业生将为33050人!而全国领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约为15万人,供大于求是显而易见的。
(四)
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不能完全适应新闻媒体的需要,这是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又一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向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媒体不仅要讲社会效益而且要讲经济效益。因此,新闻媒体希望新闻院校能为他们多培养新闻媒体的经营管理人才。遗憾的是,自建国以来,新闻院校集中力量培养的是记者和编辑,对经理部门所需要的人才却被长期忽视了,几乎没有一个新闻院校设置有媒介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
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为了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要,需要新闻院校培养既懂新闻业务知识,又能掌握另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我们的新闻院校不能满足新闻媒体的需要,新闻媒体在招聘人才时,只好留出部分名额面向其他学科的毕业生。
新闻媒体需要的,新闻院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新闻院校却在大量培养,这种失衡现象,必然导致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五)
怎么办?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趋向将会是什么样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建议:
一, 控制发展规模。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和审批申请设置新的专业,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应坚决不予批准;
二, 开展教学评估。教育主管部门对现有的新闻学类专业点组织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评估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提高办学层次。少量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比较强的新闻院系,可以考虑调整培养目标,提高办学层次,转向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为国家多输送高层次、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四, 适应市场需要。新闻院校需要调整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在重视培养一般的记者和编辑的同时,要不断根据新闻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当前,要着力培养新闻媒体所短缺的媒体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五, 加强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注意学习和借鉴别人宝贵的办学经验。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