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网校:远程教育有多远?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6-01 14:25:56

  在全国很多地区,网校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还是一个新鲜、未知的事物。Sohu调查显示,有44.64%的网友没有选择过网校的学习,有过网校学习经历的只有34.07%。而网校,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想要普及,不仅要改进现在存在的种种问题,还有赢得社会的认知。   

  沟通,远程教育最大的困惑

  不选择网校的原因,42.96%的网友选择了“学生和老师无法面对面交流,担心培训效果不好”。不仅是网校,国内外的远程教育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么,网校又是怎样做的呢?

  北大附中附小网校,有着自己的特色,即通过三校为一体的服务模式来进行教育服务的。三校一体即教师进修学校、学生成长学校、家长培训学校。任何一个跟北大附中网校关联上学生或者学校的老师,都能够给大家提供这样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利用远程加上面授的方式。所谓的远程我们会有定期的内容的呈现,这种内容主要体现出方式方法的指导,还有不定期的下去进行面对面的服务,比如我们有40来个专职的演讲人员,分学科,分专题,像全国著名的专家,就是家庭教育的学校的老师,还有学校内的专职教育员,到学校去。

  作为另一所网校,四中网校在教学过程中分网上和网下两块教学服务。在网上,通过视频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学生在看老师讲课的同时,随时都可以“举手”。在一个物理的环境里,学生不会担心提到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或者自己认为可笑的问题被别人嘲笑,压力可以完全释放。在网下,每年四中网校都会举办几十场讲座,由四中的老师去讲课。另外,还开展互帮互学的栏目,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强。

  网校是虚拟的学校?

  调查中,有18.09%的网友认为“网校是虚拟的,不太可靠”。那么,以网络传播为主要授课方式的网校,究竟究竟是虚拟的学校,还是真实可靠的存在?

  黄向伟认为,网络虚拟环境,给我们带来很多过去难以想象的变化。网校定位是一个教育服务机构,整个网校功能设计、服务体系都是在网上完成,都是虚拟的。同时,网校有相应的服务老师,跟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也很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

  黄勇对于“虚拟学校”的担忧解释道:网上教育,实际上还是教育。网络只是一个通道,网络背后都是很现实的老师和学生。

  实践课程,该怎样来实现?

  对于动手能力强的科目,比如实验课程,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怎样实现,也是不少学生和家长担心的问题。

  据介绍,网校一般都用媒体实验室,电脑可以做交互。很多实验用多媒体形式来实现,例如flash游戏实现实验过程。

  沉迷网络,是参加网校的副作用?

  网校,顾名思义,以网络资源实现在线教学辅导。电脑和网络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成了许多家长的担心和抵制网校辅导的原因——因为网校的学习给孩子配置了电脑,如果孩子却用来上不健康网站和沉迷于网络游戏,该如何是好?

  101网校校长黄勇支招:有可以防范的软件。在计算机插上以后,家长可以无忧了,因为他只能上网校。

  网校会不会成为丢不掉的拐棍

  很多学生在接受了网校的学习后,逐渐产生了依赖心理。北京某中学初三学生马俊说,网校很方便,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不会的问题也可以随时上问提问,如果换做请家教,总不好意思晚上12点有问题还打电话。一些家长却提出了担心,网校会不会成为孩子学习丢不掉的拐棍,让孩子觉得即使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讲,也能又网校弥补,舍本逐末。

  101网校校长黄勇说,个别的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网校的课和学校的课不一样,是学校课程的补充。学生不想去听学校的课,光听网校的课还是实现不了的。

  家长:期待更加人性化的辅导

     马俊,是北京某中学初三的学生。两年网校学习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妈妈李沫宁女士在欣喜的同时,也指出了网校的不足。而许多学生和家长也有着同样的感受。

     马俊所学的网校,疑难问题的解答,是48小时内答复制。据李女士说,这个时间过长,孩子的疑问不能及时的得到解决。

     回应:四中网校介绍,48内小时答复是他们网校的底线。北大附中网校的答复时间在24小时内。

     大多网校都有一个对每日提问数量的规定。有的网校规定每天只能提一个问题。学生们认为,这样的数量不能解决需求。

     回应:101中学网校介绍,一般来说每日提问的数量没有规定,但是也有一个限制。因为学校创办初期,很多学生经常拿作业、卷子全部发上来,让老师做。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限制。  

     针对这种情况,四中网校校长黄向伟给学生支招:建议学生有了问题,先搜索一下其他学生问的问题,这样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