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教育:美国盯住中国经验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6-22 14:27:45
美国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在国际排名中一直不佳,这使得一些研究者开始考虑效仿取得更好成绩的亚洲国家的教学方法。
最近公布的一个年度成绩报告显示,5年来,美国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科学成绩没有提高。尽管美国的科研水平为世人称道,但也抵消不了美国政界与工商界领袖对这个趋势的担忧。
在这个背景之下,美国亚洲学会今年6月上旬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理科教育的报告。这份报告主要聚焦于中国的教育体制,勾勒了中国以及亚洲国家在培养理工人才方面的主要经验,包括刚性的核心课程,严格的教师培训,激励学生和学校的考试制度。
报告指出,“正如在经济上和国家安全上那样,美国在教育上也不能孤立于其他国家之外”,美国“要以我们所能找到的最佳做法为基准”。
亚洲学会的副主席维维恩·斯图尔特说,美国需要一个“全球导向的世界水平的教育”,以便为年轻人做好将来参与竞争与领导的准备。
报告指出,中国的数学和科学教师拥有所教学科专业文凭的比例要远远大于美国教师。低至小学三年级就有由专业教师执教的科学课,不像在美国,大多数小学教师都是“通才”,负责所有学科的教学。
此外,美国的课程标准缺乏中国课程标准的刚性,难度与质量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中国,生物、化学、物理以及代数、几何等科目都是高中毕业的必修科目,而在美国,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难度较大的课可以回避不选。
研究还发现,尽管很大比例的美国八年级学生对自己学习科学的能力有很强的自信,但仅有一小部分人取得了高分。报告引用的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数据显示,美国八年级学生的平均数学成绩排在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以及澳大利亚之后。报告指出:“学生对于科学与数学的态度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关系,这是很有趣的。”
“因此,我们在这份报告中要说的是,美国的领导在对比美国学生与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差距时,确实有很多新的做法需要学习。”莱文说。
报告还指出,中国的教育是以考试为驱动的。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大学入学考试中,数学和理科科目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数学和科学成为课程设置和学生精力分配的重点。对数学和科学的整体重视带来了不少好处,如女生的理科成绩与男生不相上下。随着利益攸关的考试在美国教改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供美国借鉴,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斯图尔特指出:“一方面美国需要从其他国家学习很多东西,同时,美国在改进全世界教育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已越来越成为美国国际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卧松译自美国antara网站)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