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6-30 16:01:17
山东省教育厅日前调整并公布了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热门专业,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的相关规定,新确定的热门专业的收费可上浮10%。同时,该省山大、海大、石油大三所“211院校”的学费也有所上涨,平均涨幅为400-500元。(6月24日《大众日报》)
在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发布、高校录取工作即将开始的当口,任何有关学费上涨的消息都会强烈刺激人们的神经。事实上,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各高校保持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的稳定,“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提高或变相提高”,并明确规定“不得通过将一般专业改名为热门专业的方式,变相提高收费标准,或简单规定热门专业的学费标准与一般专业相比的上浮比例”。可见,擅自提高“211院校”的学费标准,擅自调整热门专业及其收费标准,明显违反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
因为“211院校”和热门专业的报考学生多,所以收费标准就不断提高——这种思路,是一种按照“供需关系”来确定学费标准的思路,是一种把高等教育作为“商品”、按市场需求确定商品价格的思路,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结出的恶果。
如果说,高校依据各个专业的教育成本不同(如理工科专业教学包括大量实验,因此其教育成本较高,每名学生消耗的教学资源较多),来确定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尚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高校依据某个专业是否“热门”来确定学费标准,则完全无道理可言。因为某个专业是否“热门”,是指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而与该专业的教育成本以及学生所消耗的教学资源并无关系。可以看到,被确定为热门专业的法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其教育成本并不见得就高,学生所消耗的教学资源也未必就多,凭什么要他们缴纳更高的学费?
进一步分析还会发现,“211院校”和热门专业的学费标准较高,是造成教育不公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重点院校、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的学费较高,所以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即使考了高分也不敢报考,而只能选择那些收费较低的一般院校和冷门专业。同样考了高分,富人家的孩子就可以上名校、读热门专业,而穷人家的孩子就只能上一般院校、读冷门专业,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引发的“后遗症”,就是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在人才市场上将会遭到不同的境遇,上名校读热门专业的富人家的孩子,可以顺便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上一般院校读冷门专业的穷人家的孩子,就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
教育本应是促进社会公平,提高重点院校、热门专业的收费标准,却加剧了教育不公,有害于社会公平,并致使各高校、各专业的收费标准相互攀比、不断哄抬,让普通老百姓不堪重负。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