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7-27 14:22:08
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日就如何更好发挥教育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接受了记者专访,他说,教育战线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周济认为,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只有发展好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才能将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培养新型农民,改变农村面貌,建设好农民家园。
他说,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已经超过95%,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但是,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我们必须集中更多的财力和更大的精力,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速发展农村教育。
第一,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奠定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确保2007年完成西部“两基”攻坚任务,继续组织实施好各项建设工程,建设遍布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改造中西部地区薄弱学校,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明年春季起,将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让所有的农村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组织各方面资源,形成覆盖全国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每个县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664万,今年,还要继续增加招生100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万人。同时,还将对数以亿计的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第三,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服务能力,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推进“农科教”结合,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推广农业技术、提供经济信息、普及卫生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以及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和农民培训的重要基地。鼓励和支持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主动拓展为农服务的渠道和方法,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以科技进步引领新农村建设。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