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北京海淀教委:让每位打工子弟有学上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08-14 09:36:50

  北京海淀30余所打工子弟学校被关,1万余名孩子的命运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相关报道见本版8月8日《万余民工子弟何处就学》)。8月9日,海淀区教委首次通报了为期4个月的整顿非法打工子弟学校的进展情况,并郑重承诺:让海淀的每一名打工子弟有学上,上好学。

  打工子弟学校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谈到关闭非法打工子弟学校的缘由时,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表示,主要原因是这些学校普遍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据介绍,早在今年3月份,海淀区就组成了10个检查组,对这39所学校进行了以办学条件和安全为重点的拉网式检查。结果显示,这些学校普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房屋建设、用电、消防、食品卫生、用车、煤气等方面。在一些学校,校舍采用违规民房,私拉乱接电线,没有配备灭火设备;食堂没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校车没有进行正常年检。

  在办学条件方面,孙鹏说,主要依据是《北京市中小学办学标准》规定的“基本标准”,在确保师资配备、安全、卫生等完全达标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酌情放宽打工子弟学校的其他办学条件。

  据了解,除了被批准继续办学的行知学校和振兴学校以外,另有两所打工子弟学校拟被批准办学,具体名单还没有公布。

  1.5万名打工子弟今秋就读公办学校

  孙鹏透露,海淀区教育主管部门目前已经出台了妥善的分流方案以及相关公办学校校舍扩建和修缮计划。

  据了解,目前拟接收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共有33所,将扩建教室264间,扩建修缮总面积为22105平方米,区财政已拨付首批1300万元经费。同时,海淀区还启用了6所被闲置的农村小学,利用假期集中扩建、装修并配备相关设施,作为公办学校的分校,由主校区统一管理。

  为维持公办学校正常运行,目前拟增加的首批日常经费为2000万元,增加学生课桌椅经费为300万元,实际数额将根据最终接收人数确定。同时,还将通过返聘一批富有经验的退休老教师解决公办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针对打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可能存在经济困难的问题,孙鹏重申了对符合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条件的借读生免收借读费的相关政策,同时也表示,对于确有困难的打工子弟,将通过社会捐助的形式,给予适当的补助。

  对于教材的衔接,孙鹏表示,“不存在任何问题”。他说,目前全国的中小学教材改革正稳步推进,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依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编写,差别不大。

  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孙鹏说,打工子弟在进入公办学校之初,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但真正融入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些公办学校,如北坞小学、巨山小学都形成了进城务工子女教学特色和办学特色,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后续问题将得到妥善解决

  鉴于部分打工子弟学校未经批准擅自提前放暑假而造成部分学生家长没有收到《告学生家长书》的实际,9月1日新学年开学后,海淀区教育主管部门将继续选派干部、教师深入打工子弟学校,努力把《告学生家长书》发放到每一个学生家长手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做到人人皆知。

  同时,各街道、乡镇将继续为学生家长办理“借读证明”,各相关学校在开学后,将继续接受打工子弟入学。对于办理相关证件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以及因“超生”而没有户籍证明的学生,孙鹏表示,将由主管部门协调入学。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