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10-09 11:36:39
清华大学新的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自今秋起全面推行,2006级本科新生开始按照新方案为自己“配餐”。
新方案中的一个突出“亮点”是以人文社科教育为重心的“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先行建设的20门核心课程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与当代中国等人文社科领域,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的双轨教学方式。
新方案根据“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原有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10大课组重新整合为8大课组,即: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与人生、科技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艺术教育、法学、经济与管理、科学与技术,并增设了一批新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
按照新方案的要求,理工科各专业本科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要在以上八个课组中修满13学分,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文科学生除选修人文社科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外,还应选修一定的科学与技术类课程。
据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胡显章教授介绍,本学期将先行实施人文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试点工作。人文教育核心课程旨在更加坚实地奠定全体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并对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起到以纲带目的示范作用,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扩大知识面。正是基于这一思路,核心课程全部由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领衔开设,在课程遴选上注重基础性而非实用性,力图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形成科学与人文均衡发展的基本理念。
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曹莉教授表示,学校相关部门对“文化素质核心课程”的建设倾注了很大心血和希望。核心课程不是普通的公共课,而是一种深度教学,应当以对待专业课的态度来对待这笔宝贵资源。课程考核将全部采取考试方式。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