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10-11 11:47:32
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十一五”末期,全国学校减灾应急预案制定率要达到85%;100%的学校设有灾情信息员;学校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70%,其中灾害高风险区学校达到90%以上;全国80%的学校基本配备安全消防设施,有条件的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应急避难场所。
近日,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合作,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学校减灾工作的目标,力争全面提高学校减灾能力和学生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为实现工作目标,教育部将采取六项措施:
加强学校课程中灾害风险教育内容。将灾害风险教育编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对教师减灾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网络、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电教资源,开展减灾教育;对老少边穷地区,地方主管部门要加大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创造条件帮助学校开展减灾教育。
积极开发减灾教育资源、创新减灾教育形式。编制减灾科普读物、张贴画、动漫课件等;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的灾害教育影视作品;通过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采用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减灾”专题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普及减灾知识。
健全和完善学校减灾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加强对预案编制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检查,有效提高学校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减灾应急预案演练。根据城市与农村学校的不同特点,开展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及生存训练等方面的应急预案演练,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和保障措施。
提高学校建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好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规划和选址,保证校舍建筑质量,完善危房查勘鉴定制度。加强学校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减灾的基础设施,开展减灾安全检查,整改隐患。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