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公司动态 网络高等教育 职业人才培养 答疑网 101网校 基础教育 国际教育 关于我们 IR
当前位置:首页 > 备份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 > 正文
新闻搜索

教学任务重、家长期望高、待遇地区差异大、婚姻和交际困难……

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10-19 14:32:32

  “对不起,是老师错了,老师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近日,湖北省某农村中学的李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向学生周某道歉。事情的起因是,不久前因为周某的作业没有完成,李老师一气之下打了他一巴掌。

  谈起这件事,李老师心情十分复杂。他说:“我每天要上8节课,还得批改作业,自己又是班主任,一天从早忙到晚。遇到学生学习不认真,情绪一上来有时就无法控制。”这个28岁的大小伙子坦言自己的压力很大。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仅是李老师,许多农村青年教师都感觉压力越来越大,极少数教师甚至产生了消极的念头。

  农村教师心理现状堪忧

  近年来,大量19岁到35岁的青年教师站在了农村教育的教学第一线,不少地区占到总人数的60%左右。湖北省宜昌市一位农村中学校长说:“大量的新鲜血液虽然优化了学校的师资力量水平,但是这些青年人正处于摆脱幼稚的阶段,他们的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

  据教育部门统计,目前不少农村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产生以下心理障碍:惧怕和担忧———遇见有人听课就紧张,或者课堂准备不充分怕有失误;有的青年教师对教学方式产生困惑,对教学效果产生怀疑;厌恶某些学生甚至整个班级,不乐意讲课,不愿意多辅导等。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大约5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2%属于“轻度障碍”,16.6%属于“中度障碍”,另外的2.5%已构成“心理疾病”。

  然而,华中师范大学的一项专门针对农村教师的调查表明,70%的农村教师认为自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多重压力导致心理困境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农村青年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多重压力。

  由于农村教师资源稀缺,年轻教师往往承担了更多的教学任务,遇到学校举办一些活动,青年教师更是顶梁柱,这些超负荷工作让他们疲于奔命。

  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教师头上的“紧箍咒”,农村孩子受信息和条件的制约,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家长的高期望值和学校各项考核指标都让他们不敢懈怠。

  造成青年教师心理压力的另一个因素来自待遇方面。由于地区差异较大,少数地区仍有教师工资拖欠不发的现象,加上农村青年教师的职称评定不到位、不及时,论资排辈现象严重,青年教师的教学成绩很难得到认可。

  交际、婚姻问题则成为更大的压力。农村青年教师的婚姻问题受择偶圈子小和高额花费的制约,也变得十分艰难,这又给教师们平添了几分心理压力。

  据李老师介绍,他所在的学校只有十余位教师,年龄至少都比他大上一轮,相互之间没什么交往,遇到烦心事,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注重调节寻求破解之道

  教师心理研究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江光荣指出,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咨询,为教师解决特殊心理问题,是改善农村教师心理状况的现实道路。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的焦虑、忧愁、烦闷、抑郁、愤怒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失常。因此,各地区都应建立“教师心理咨询中心”,让教师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排解,为他们的心灵增添“绿色”。

  有关部门还应该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建立教师心理档案,对有轻度和中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对于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应及时请心理医生为其治疗。学校应多关心这部分教师,并在工作上给予照顾。

  江光荣建议,农村教师们要抱一颗“平常心”,自信、从容地面对问题,时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尽可能地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