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11-03 11:03:50
因何月薪平均预期大学生比民工低?
新闻回放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进城务工农民的月薪平均预期是1100多元,而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平均预期仅为1000元。“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争论开始此起彼伏。而记者近日在长沙几大高校对07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随机调查,结果则更为惊人:至少有一半大学生对月薪平均预期在1000元左右,有的甚至低至800元。(据《潇湘晨报》)
各说各话:未必是件坏事
800元的起薪未必就是坏事,如果企业有发展潜力,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空间,就不妨当成锻炼自己。当你有一天能够独当一面,公司能不给你涨工资吗?因此,大学生们不必叹气,更不必埋怨“读书无用”。
林丛影:不具有可比性
从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看,二者没有可比性。此外,许多农民工的工资说是1100元,可能就是光秃秃的1100元,而大学生在工资之外可能还有津贴、“三险”、住房公积金。再者,大学生所从事的岗位更具有发展潜力、发展空间。
一言以蔽之,大学生的工资和农民工的工资不具有可比性。
陈霞:别再奢谈精英教育
在这样的背景下谈论精英教育,还为时尚早。所以,高等教育还是尽早抛开该不该开高尔夫课之类的争论,更务实一些。比如,改革那些空谈理论而藐视实践的专业设置。
与此同时,一个需要纠正的观念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不是意味着高校要变成“蓝领工厂”——白领和精英们也需要动手能力,也需要参与现实工作。
关注背后的问题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以及由此导致的薪水预期过低,是一种结构性矛盾。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我国在科研攻关、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建设等高端产业领域里基本上是“缴械投降”,过于盲目地跟从国际资本,使得中国经济在融入国际大工业分工体系的同时,却被安置在这个“金字塔”的底层。在一定程度上说,过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对转移农村劳动力有短期利好,但高端就业岗位,也就是所谓的“白领”职位,却越来越少。
一般来说,农民工的就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而大学生则是“技术密集型”。因此,导致大学生的薪水预期不如农民工的实质,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