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源:弘成教育集团发表日期:2006-11-14 14:09:42
记者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采访时发现,目前一种叫做“发泄果”的玩具在部分中学生中流行,很多中学生通过摔打这种玩具发泄压力。心理专家担心,长此下去可能会使中学生产生暴力倾向或破坏欲。
郑州市某中学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我儿子现在读初三,最近沉默寡言,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停地摔打着一种名叫‘发泄果’的玩具。不顺心的时候,他常对着家里的镜子、墙壁猛摔‘发泄果’。如果心里不快,适当发泄一下也没啥,但是如果孩子们形成了靠摔东西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后就成问题了。”
这种“发泄果”形同西红柿,里面装满液体。只要用力一摔,“啪”--“西红柿”就变成了一摊烂泥,10秒钟后,它又慢慢复原成完整西红柿的样子。该产品的说明书上写着:“在不如意、心情不爽、不高兴或郁闷烦躁、气愤、受到批评和压力很大的时候,你就摔‘发泄果’……”。
记者在郑州市某中学附近的一家文具店里看到,这种玩具很受中学生的欢迎。据文具店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玩具是由青岛一家公司研制的,是用无毒特种橡胶再加水制成的。
除了西红柿样子的以外,“发泄果”还有橘子模样的,每个都在3元左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志铭说,摔“发泄果”这种发泄方式的确能让人产生一时之快,但要把握度,一旦痴迷,过度发泄,怒气极易使人产生暴力倾向或者破坏欲,严重者还会伤害他人。未成年人自制力较差,不易把握正常发泄的尺度,为了确保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议学校和家长能够适度引导,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相关文章
弘成教育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弘成教育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弘成教育",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